北京主治扁平疣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210314/8744646.html

袁孝义喝完妻子王成爱递过来的最后一杯炒茶,把茶盅往火炉边上一放,就出了屋。屋外刺骨的寒风禁不住使他打了一个寒颤,他快步向屋后的酒窖走去。酒窖里,那些酒缸像吃饱喝足正在打盹的大肚罗汉。袁孝义“啪”的一声按下了开关,酒窖里像立时洒满了阳光似的亮堂起来。他在窄巷子似的酒窖里走了一个来回,便开始把昨夜里分装好的白酒和黄酒往农用车上装。他这头在装赶集的烧酒,院子那头,王成爱放下刚喂完鸡的食盆子,认认真真洗干净手,抬了一张长条桌,放在了紧邻着自家院子的公路边,便开始给桌子上摆酒。门口的酒摊子刚一支好,袁孝义已开着装满酒的农用车驶到了公路上,向着永宁镇方向开去。王成爱向着车尾喊了声:“中午饥了,就吃碗热饭,别炕渴着”。袁孝义“嗯”了一声,一转眼他的车就消失在了凛冽的寒风中。

每年冬天的小雪过后,便是原始烧酒的销售旺季。这座位于城关镇石佛山根村一社的农家小院,便越发忙碌起来。袁孝义去各个镇子赶集卖酒,王成爱操持家务、照料酒坊。这是寒冷的冬季里这座小院的生活常态。

深冬一个飘雪的早晨,我们走进了这座弥漫着酒香的院子。正在打理菜地的王成爱,手里拿着一把菠菜,把我们迎了屋里。面南靠北的三间正屋,两头是睡房。中间堂屋的火炉前,坐着一个面目和善的老人。老人是袁孝义的父亲,袁氏烧酒的第三代传承人袁海明。老人热情地从火炉边站起来,搬来两只小木凳,用一半是徽县口音一半是宕昌口音的语调,招呼我们往炉子跟前坐。我们刚在凳子上坐下,袁孝义顶着一头雪粒匆忙进了屋。看见我们他有些拘谨地搓了搓手,就带着我们去了他家的酿酒坊。

今年刚刚50岁的袁孝义,是袁氏烧酒的第四代传承人。他从事民间传统烧酒酿制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14岁上跟随爷爷和父亲,学做在陇南民间广为饮用的咂杆子酒,20岁上已能独立酿制传统烧酒了。13年前一个春天的月圆之夜,他的父亲袁海明亲手把三代人,传承下来的酿酒家什交到了他手上,并嘱托他说:“我们袁家几辈人,做的都是纯粮食酒,一定要照着老先人传下来的做,掺不得假”。袁孝义清楚地记得,从父亲手里接过那些见证着岁月痕迹的家什时,他心里是承重的。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工艺酿制的酒,不但产量低、工序繁杂、卫生程度要求高,且市场也越来越小。之前他的姐姐和弟弟都是酿制烧酒的行家,但因为做烧酒不挣钱,都干起了养殖。那一夜袁孝义时而望着在云层里穿行、时而在苍穹里高悬的月亮,他觉得父亲交给他的技艺和家什,就是他们袁氏家族一种精神上的延续。就像血脉,不能让家族的血脉在他的手上断流了。从那以后袁孝义便是农忙耕种收割,农闲酿酒制酒。在这期间他还研制了桑葚酒和其它几种果蔬酒。这段时间,他每天都要按着徽县几个乡镇的集日,拉一车烧酒去卖。有一天去的是伏镇、有一天去的是永宁、有一天赶的是高桥的集,有时还会去两当和成县赶集。昨天他听说我们要来完善袁氏烧酒的资料,今天便破天荒没有去卖酒。

酿酒坊就建在他家正屋的左侧。酒坊里迎门放着两口大蒸锅和一些酒桶。蒸锅的后面,沿右面墙壁成尺子拐一溜排开,铺着一些干干净净的白色塑料纸。塑料纸的边缘,整整齐齐压着方方正正的红砖。袁孝义一边给我们示范酿酒的流程,一边指着塑料纸告诉我们说,那是酒池,用来发酵酒的。我绕着酒坊内的墙走了一圈,从酒池子里飘出的五谷的味道,让我想起了秋天的大地。

他一边为我们示范,一边又告诉我们黄酒的用料和白酒用料的区别。他说酿白酒的原料最好是青稞、好小麦还有高梁,这三种庄稼是酿酒最好的原料。选好酿酒的原料后,先要把这些原料淘洗干净,在大蒸锅里蒸熟。等这些蒸熟的原料冷却到30度左右后,在原料上拌上酒曲。一般他家用的酒曲都是祖传的下来的秘方子。拌上酒曲后的原料,还要再堆积发酵。一般发酵时间为24小时。24小时后,这些发酵好的粮食,方可装进池子,还要再发酵4个月到半年,然后还要放进蒸锅里继续蒸,从蒸锅上空的管道里流出来的蒸汽,冷却后就变成了酒。

为了让我们能够理解得更透彻些,袁孝义给我们比划着说,其实从最后一道工序里出来的,就是蒸馏水的汇集,这是“五谷的魂”。我心里不觉给触动了。“五谷的魂”,那要多少粒小麦、高粱、或者玉米的魂才能凝聚成一杯酒呢?说完这些,他又笑着对我们说,现在国家政策好了,前几年村上还给他家装上了太阳能。但过日子,还得靠自己勤快。他的这些质朴的话,让我看出了一个农民内心正确的念头。

酒坊实在太冷了,我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就从酒坊里退了出来。酿酒坊外的院子里,珍珠似的雪粒悄无声息地落着。紧邻着马路的院子边,一丛深红色的菊花迎着雪花盛放着。一只灰色的小狗跑过来,冲着我汪汪叫了两声,就摇着小尾巴向着院子右边的菜地跑去了。我的目光追随着小狗跑过去的方向,那菜地里的蒜苗和菠菜,在雪中像两片绿毯子。菜地边的一排鸡笼里,十几只鸡正在鸡笼里抢食吃。菜地正对着的一座坐南向西的房子台阶上,整体地摆放着一些白菜。白墙上一串火红的辣椒和白菜形成了一种朴素的呼应。使飘着酒香的院子有了更浓郁的烟火气。

正在观望间,袁孝义已和我们非遗办的成老师,从酿酒房里走了出来。他招呼我们去看他贮藏酒的地窖。地窖就建在正屋的房后,巧妙地利用了屋后一面山崖与正屋背墙的一长溜空地。紧跟在袁孝义的后面我们进了酒窖。酒窖里,几十口褐色的一米高的酒缸一半埋在地下,一半露出地面。像是从土里长出来的文物。酒窖里暖暖的,袁孝义笑着告诉我们说,酒窖是宝哩,冬暖夏凉。酒缸埋在地里就接着地气了,这样贮藏的酒,不但味道醇厚,保值期也相对的长。说着他便走到酒窖右侧临近门口的地方,打开一只酒缸上的紧封着的盖子,给一只褐色的酒葫芦里,插上酒漏子用一只木勺子,往酒葫芦里灌起酒来。他边把酒往酒葫芦里倒,边喜滋滋地告诉我们说,这是他今年开的第4缸黄酒,味道正地很,我们来的也巧。他屋里也没啥待客的好东西,就是这酒是他用心酿的,今儿个就好好地喝一回。袁孝义的眼睛里亮亮的,那光芒像是酒缸上釉子反射出来的光,使人看到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对生活的热乎劲。

我想起今年秋天的“徽州美食文化旅游节”,在节会上“袁氏烧酒”作为我县传统烧酒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但给节会增加了热闹的氛围,从北京远道而来的著名诗人商震,还在市县领导的陪同下,开怀畅饮了袁氏烧酒。不知诗人可否为袁氏烧酒留下佳作,但想必诗与酒的相遇成就的不单是诗篇,而是一个广阔的未来。

出了酒窖,袁孝义重新把我们招呼到了正屋。他提着酒葫芦转身出了门。我们和他父亲袁海明老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关于酒的话。说话间门口一亮,王成爱把绿色的棉门帘撩起来,一只手端着一碟子膜片,一只手端着白瓷缸子,袁孝义跟在她的后面,右手提着酒葫芦,左手端着几只玻璃杯子进了屋。放在火炉上的缸子往外冒着热气,一会儿,屋子里便弥漫出了一种甜丝丝的味道。袁孝义的眼睛里闪烁着一丝自豪。他站起来走到火炉前面,端起白瓷缸子给我们开始倒酒。我端起杯子轻轻抿了一口,一种醇厚的甜滋滋的汁液便在我唇齿间萦绕起来。我一边喝酒一边往瓷缸子里探看,袁孝义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他说他们家的黄酒一般不用加红枣、枸杞、冰糖啥的,如果爱喝甜的,里面加上土蜂蜜就更地道了。这时她妻子已应声,拿着一瓶蜂蜜走了过来,硬往我杯子里加了一勺。加了蜂蜜的黄酒更好喝了,多了一种说不出的甜爽。看得出这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袁孝义宽厚吃得了苦,王成爱话不多却处处帮着自己丈夫。使人感觉到屋子里的角角落落都有着一种,一家人劲往一处使,把日子过富裕、把酒酿甜的好念头。

屋外先前的雪粒,已变成了漫天飞舞的雪花。几杯黄酒下去,我浑身和暖了许多。几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酒,都是袁氏家族与酒的过往。隔玻璃窗看过去,院子右边上的那一丛菊在雪中开的更精神了。我脑海里突然跳出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诗句跳出的真是迟了些。眼前瑞雪在落,酿酒人和饮酒人都在。美酒流过舌尖,今冬的暖便尽在一杯袁氏烧酒中了。

作者:肖娴

肖娴,甘肃徽县人。甘肃省作协会员,陇南市评论家协会理事。在《散文世界》、《飞天》、《甘肃日报》、《人民之声报》、《文艺之窗》、《飞天青年诗报》、《花雨》、《金银滩》、《汉延文艺》等发表诗歌、散文、小说、评论多篇(首)。其中散文《母亲的银手镯》荣获《飞天》全国诗歌散文大奖赛二等奖、陇南市文艺奖铜奖。《叶落黄昏》获省作协举办的“王府杯”散文征文优秀奖。小说《烹雪煮酒》获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荣光杯”主题征文三等奖,出版作品集《一个人的青草山》。

来源:徽县发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联系邮箱:gshxccoo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