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是座老城。
1.邹平来源于邹侯国
郦道元《水经注》里说:"邹平,古邹侯国,姚姓,舜后也。"
民国版《邹平县志》注解说:“邹侯国城,在城北四十里孙家镇”。
邹平的旧县志说:“夏属青州,为邹侯国”。
根据记载推测,大致情况是这样:有舜帝的后代的一支在夏朝时被安置到了邹平一带,封立邹侯国,当时隶属青州。
2.邹平这个地名中“邹”的来历
“邹”在古代通“驺”,驺指的是古代虞舜部落的图腾驺虞,在邹侯国名字里的“邹”,是为了保持这个部落的印记。
那么,这位图腾“驺虞”又是何方神圣呢?
驺虞是古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仁兽,所谓仁兽就是仁慈的野兽,传说它虎躯猊首,白毛黑纹,尾巴很长。它生性仁慈,连青草也不忍心践踏,不是自然死亡的生物不吃。
《山海经》卷一二〈海内北经〉:“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彩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虞,乘之日行千里”。
总之,驺虞就是又帅又有本领还很仁慈的神兽。
明代永乐、宣德年间,多次有驺虞现身的记载,并有《明内府驺虞图》。现代有人推测,说驺虞可能是雪豹,或是白化王猎豹,更有人说驺虞就是国宝大熊猫。这里不再细说。
驺虞
3.梁邹之说
夏商周三代之后,邹平的地名中又出现了“梁邹”的说法,这与汉高祖刘邦相关。
西汉建国之后,采取郡、国并行的制度,即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又分封诸侯和功臣,建立了一些王国和侯国。
有一名受封的人叫武虎,他当年追随刘邦从沛县起兵,最初只是一个传令官(谒者),后来屡立战功,随从刘邦击破秦国,进入汉中,还定三秦,出关东征,以将军身份平定天下诸侯,升为将军,成为西汉开国功臣。
高帝六年(公元前年),武虎被封为梁邹侯,位次居列侯第21名,在邹平境内建立梁邹侯国,食邑三千八百户。
民国版《邹平县志》记载:“梁邹侯国城,在城东北二十里旧口”。
4.邹平之名的来历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年),出现了“七国之乱”,各个诸侯国对朝廷形成了实质上的威胁。
汉武帝登基后吸收了这个教训,着手解决诸侯国的问题,他听取主父偃等人的建议,推行“推恩令”,分解诸侯国势力,并找各种理由废除了很多王国和侯国。
酎金夺爵是汉武帝采取的一项打击王侯势力的措施。元鼎五年(公元前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达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而梁邹侯就在其列。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
汉武帝解决了王国问题之后,为了加强统治,在全国初置13个部州作为监察区。山东分属青州、兖州、徐州三个部州,青州管辖范围内有平原、济南、千乘、齐、北海、东莱6个郡。
邹平县地名的正式确立是在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年)。邹平一域出现了7县共存的局面。
一域7县:
邹平县,治所在今孙镇以东。
梁邹县,治所在今韩店镇旧口村。
於陵县,治所在今临池镇古城村。
朝阳县,治所在今码头镇甜水村西2公里,史称魏王城。
菅县,治所在今魏桥镇菅家村。
高苑县,治所在今苑城驻地。
东邹县,治所在今高青县花沟乡驻地。
其中,邹平、梁邹、於陵、朝阳、菅县5县隶济南郡,高苑、东邹2县隶千乘郡。
“邹平县”的得名,是因为其治所孙镇处于当时的黄河和济水之间的鲁北平原。《毛传》说:“土治曰平,水治曰清”,《尔雅》说:“大野曰平”,又在邹地建县,故曰邹平县。
邹平县志
5.邹平的古城墙
最早发现的邹平城池遗址是著名的丁公遗址。
丁公遗址位于邹平县苑城镇丁公村东,遗址总面积近24万平方米,时代为距今-年前后。
丁公遗址的考古发现,分为遗址、遗物两大类。其中,发现各类遗址余处,主要有城垣、房址、水井、陶窑、墓葬等五种类型。
丁公遗址以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和重要。遗址内发现的龙山文化城址,城墙宽25米左右。城墙以内部分东西约米,南北约米,面积10.5平方米。城外有宽30-40米的壕沟,最深处低于城内地面3米以上。此外,在北城墙中部还发现了一座城门、一座木结构的排水设施。这在全国发现的古城遗址中尚属首次,对了解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城内发现房屋基址近百座,其中既有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大型房屋,也有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此外,还发现墓葬六十余座及陶窑、水井等重要遗迹。出土各类遗物标本五千余件,其中一件为刻有十一个“文字”的龙山文化陶片。丁公龙山文化城址,对于研究中国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在明清时期,邹平城是远近闻名的“石头城”,这源于两次重建:一是明万历八年(年),知县李瑞改土垣为石墙;二是清乾隆三十四年(年),知县裘鹏伐石重建,进一步加固。
生于年的梁培宽老先生,年到年曾跟随父在邹平生活过五年时间。下面是他的追忆,描绘了85年前的邹平旧貌:
“当时的邹平县城墙呈正方形,每边大概长一里地,城墙上还有城楼,四周有护城河。当时邹平最高的房子就是那座天主教堂,其他的都是平房。老乡们的田地都在城外,到麦收的时候,就把麦子拉到城里来。住在那里,跟住在乡村差不多。在东、西关这条大街上,住户占大多数,隔三岔五地有一个店,多半都是夫妻小店,自己开的。平常不赶集的时候,县城里安静得很,街上也没有卖东西的。”
年的县城门
6.丁公陶文之谜
年1月2日上午,山东邹平丁公村一村民在为考古队清洗陶片时,发现一块刻有文字的大陶片。
这一发现立即引起考古队的高度重视,马上对出土该陶片的号灰坑进行认真核对,包括层位关系、出土遗物以及与相关遗迹的关系等,确认该陶片为龙山时代晚期遗物。
丁公龙山文化陶文距今约年,比小屯商代晚期甲骨文还早多年。这一发现在考古学界和古文字学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文字整齐地刻在一件泥质磨光灰陶大平底盆底部残片的器内面,计有5行11个字。这块陶片长4.6-7.7、宽约3.2、厚0.35厘米。右起一行为3个字,其余4行每行均为2个字。
这些刻文笔画流畅,独立成字,刻写有一定章法,排列也很规则,已经脱离了符号和图画的阶段。
这11个字对应现在哪些字?所表达的字意是什么?至今还是一个谜,据推测,全文很可能是一个短句或辞章。文字中除一部分为象形字外,有的可能是会意字,表现了一定的进步性。
丁公陶文
7.邹平的朱说(yuè)
淳化元年(年),一名两岁的幼儿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谢氏贫困无依,只得抱着他,改嫁淄州长山人朱文翰,继父对他不错,幼儿改从其姓,取名朱说(yuè)。
一晃朱说已经19岁了,他很喜欢读书,可是,朱家兄弟姐妹多,又都年幼,继父也日渐年老,母亲谢氏就想让他学些商贾技艺,赚钱补贴家计。
朱说遵从母亲的意愿,在继父的安排下到一家店铺当学徒。
因看不惯商人的唯利是图,朱说干了一个多月,就回到家中请求母亲允许他继续求学。
继父知道后,非但没有责怪他,反而夸奖朱说的大志向,全力支持他继续读书。
听说邹平醴泉寺从京城来了一位高僧,德高望重,博古通今,学识渊博,于是朱说决定进山求学。
然而朱家家境拮据,朱说不愿给家里增加负担,他经常是每天只煮一碗粥,等粥凉了,把粥划为4块,撒上点盐和菜末,再拌上点醋,早晚各吃两块,这就是“划粥断齑”的来源。
朱说刻苦攻读的精神感动了高僧和寺院的住持,每天送给他4个饼子进行接济。
进山求学的第一年,正遇上县里科举考试,朱说去应试,被举为学究,大约相当于后来的秀才,朱说在县里名声大振。
朱说在醴泉寺读书的第三年,继父因病去世。办理完父亲的丧事,朱说回到寺庙中,高僧鼓励他去全国闻名的应天府书院继续求学。
大中祥符四年(年),朱说得知家世,伤感不已,毅然辞别母亲,前往南都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投师戚同文门下。
朱说的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世居邠州。朱说的高祖范隋,唐懿宗时渡江南下,任丽水县丞,遂定居吴县(今苏州市)。
朱说后来进士及第,任司理参军,从此踏上仕途。
大中祥符九年(年)冬,朱说游览广德的太极洞,亲手题写了“跫然岩”,署名仍为“宋进士朱说”,此遗迹至今保存完好。
天禧元年()年,朱说迁文林郎,改集庆军节度推官,时年29岁的他,征得母亲同意后,方才复姓更名为范仲淹。
然而,对长山,对朱氏,范仲淹是怀有深厚感情的,继父对他视如己出,尽心育他成人成才。原《长山县志》、《范仲淹传》记载,范仲淹“性至孝,虽改姓还吴,仍念朱氏顾育恩,乞以南郊封典,赠朱氏父子太常博士,朱氏子弟以荫得官者三人……”“在孝妇河南置义田四顷三十六亩以赡朱族。”
范仲淹在邹平生活18年,现邹平有其遗迹多处,其"先忧后乐"的民本思想是古代文人的典范。
邹平醴泉寺
来源:娱乐周鸿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