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邑居万山之中,向隶武都之地,东毗华岳,西接岷嶓”(《新纂康县县志》卷二·山川)。康县境内最高峰青龙山蜿蜒向北折东,当地人习惯称之为为万家大梁,其一脉左依平洛河,一路向北自周家坝与西汉水交汇,岭峻岳峙,莽莽苍苍,当地人称之为麒麟山、南山、乱石山、窝窝山者,众说纷纭,不能详尽。
山脉临近西汉水的西麓,有犀牛寺遗址。据出土的碑文记载,周显德三年(年),朝廷牒修罗汉院,宋嘉佑七年()年,朝廷敕黄牒一道,特赐“仁济院”为额,熙宁六年(年),民众将显德和嘉佑两道敕牒刻碑,即为《犀牛罗汉院碑》。西汉水因此地有犀牛潭、犀牛寺,而被称为犀牛江。每当雾锁横江,惊涛拍岸,宝刹暮鼓,月上林梢,蔚为仙境,有“犀牛望月”之美誉。
千峰万壑间,李坝河纳涓流、汇溪泉,自上而下依次抚育着长坝镇田坝、老庄、周家坝镇砖沟、上沟、草坝、王蔺、李安、草坪、盐池、李坝、张赵、柏杨、郭崖、河口、成山、豆坪、田能干、李坪等18个村落,共户人家6人口。
1如画田园
李坝河里的诗酒生活
这一天是小满过后的第四天。欧阳修《小满》诗中说“最爱垅头麦,迎风笑落红”,但北地的节侯总是要比江南来的晚一些。垅头麦浪翻滚,籽实未见饱满,沿途人家的蔷薇花却似倚门浅笑的邻家妹妹,正红艳艳的开着,到处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赵卫国的家在张赵村。在距张赵3公里的李坝中学读完小学和初中,直到年去长坝的康县二中读高中,他少年时最美好的记忆都在这里。
“高考落榜后,我只身去了广州打工,辗转多地也没有挣下多少钱。”赵卫国回忆起往事,显得有些落寞。但说起女儿和目前的境况,却又显现出一个年过不惑的中年人应有的成熟和淡定来:“大女儿明年就要高考了,学习还不错,再苦再累也要供给女儿考个好学校,找一份好的工作。”
因为兄弟姊妹多,家里经济一直困难。打工期间,吃苦能干的他和四川简阳姑娘即现在的妻子相识恋爱,结婚成家。十多年来夫妻携手拼搏,抚育子女,孝敬父母,生活尽管清贫却也恬淡平和。但近年由于父母患病治疗之后相继去世,再加上妻子前两年的一次车祸,让他背负了较为沉重的债务,因为工作常年在县城租房栖身,收入仅够温饱,在老家仍无片瓦立足。因此,他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除了经济困难,制约他脱贫的主要障碍就是没有安全住房。
“房子是去年政府按照精准扶贫政策资助修建的,真是要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有了现在的家。”建房期间,赵卫国和妻子、岳父、岳母、妻妹全员上阵,加上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的帮忙,以最少的代价建成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
元人杨朝英《水仙子·自足》曲里写道:“杏花村里旧生涯,瘦竹疏梅处士家,深耕浅种收成罢。”绿树掩映下的新居旁是他无偿捐出土地,由政府修建的村民健身篮球场和舞台,鲜花绕院,菜蔬满畦;新居有一间房子被设置成书房,挂着他多年来收藏的字画,雅致不俗,书香满屋。
赵卫国家的状况,也是整个李坝河流域群众,因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让生计不断改善的缩影。
对于千百年里生长于斯的人们来说,这样自足常乐的诗酒生活如今由理想而照进现实。
02干群一心
脱贫攻坚决战打造秀丽家园
赵卫国的父亲赵世俊,年起先后在平洛区唐梁乡、太石乡,第三区委(阳坝)托河乡、梅园乡等地任职,1年12月至年4月任云台人民公社社长、管委会副主任,年6月至年11月,先后任大堡区大南峪人民公社委员会代理书记、书记职务。
赵世俊文革开始后回家务农,于70年代担任张赵村党支部书记,在“农业学大寨”时带领群众开山筑路,改河淤地,将多亩河滩变为良田。
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群众,为了改变贫困面貌,付出了异常艰辛的努力。但因为山大沟深,土地瘠薄,灾害频发,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李坝河流域一直都是全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流域内属于周家坝镇的村共有16个,户人,至年,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8个,贫困户户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6.69%。
“李坝流域和西沟流域是周家坝镇两个贫困人口集中区,共同特点是基础设施滞后、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条件较差、群众增收困难。因此,要通过精准扶贫,努力使路、电、房等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一定改善。乡村干部和帮扶队员要将困难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带着深厚的感情做细、做实扶贫工作,广泛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和想法,结合当地实际和轻重缓急逐步实施。”县委书记李廷俊在年督查李坝整流域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
借扶贫东风,行致富之路。当地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以打赢脱贫攻坚决战为目标,县上领导精心指导强化督查,镇上干部吃住在村狠抓落实,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逐年推进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的综合性大扶贫工程,截至年底,建成精品村2个,示范村14个,通村道路硬化率、动力电覆盖率、4G网络覆盖率、安全人饮工程覆盖率、村卫生室覆盖率均达到%,全流域仅剩贫困人口户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6.01%,实现了由贫困村蜕变为美丽乡村的华丽转身。按照县委、县政府整县脱贫摘帽攻坚决战的总体部署,今年整流域将实现全面脱贫。
随着路、水、电、房等基础设施和污水处理厂、村史馆、卫生室、戏楼、金融电商服务网点等公共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流域内各村还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开展“六争六评”“一日五问”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群众的生活卫生习惯也有了明显转变,邻里和睦,一心思富,推动了村风民风的纯化向善。
青翠满目的山岗,干净整洁的庭院,麦实渐满,桑叶正肥,核桃正待成熟,椒园里有希望在生长。行走李坝河,处处都能看到扶贫开发带给这方昔日贫困乡村的新变化。李坝河流域俨然康县北部山区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样板,困扰数代人的致富难题,如今因国家精准扶贫的深度推进而逐一化解。
王维《新晴野望》诗云:“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夏季来临,农事紧催,自张赵去往李坝的沿路,多是匆匆去地里务作的农人。
03山乡巨变
70年时光无声
漫水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县道X沿李坝河将村子拉成一个狭长的形状,一座座古色古香的民居在浓荫里伸出片片屋角。
每一座蕴含传统文化的村落,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去一个地方,如果不能登临揽胜,便去探访一些历史掌故也是好的。
采访之前查阅《甘肃省康县组织史资料(-)》了解到,年10月,徽县工委派王永茂来康县发展党员,在豆坪乡巩家坝接收巩现辉加入,是康县籍人在当地入党最早的党员。年12月,属平洛区管辖的唐梁乡成立,巩现辉于年4月至年5月期间曾任唐梁乡乡长。
多方打问之下,得知巩现辉长子巩万义现为李坝村巩坝社村民。和赵卫国来到巩万义家中的时候,73岁的他正在院子里逗弄孙子。“父亲任职商业系统后,就一直和弟妹在县城居住。我成家较早,就留在了村里。这些年始终谨记父亲教导,勤俭持家,诚信待人,日子也过得很好。”对于父亲的印象,巩万义的回忆断断续续。
三年前采访时首次看到村里的一座老房子——金竹院,让我至今难忘。关于“金竹院”称谓的由来,李坝村退休教师李正川说道:“这座老院子自我记事起就在那里,相传院后有一丛金竹,所以就叫金竹院。但竹子我也没有见过。”
按传统的院落布局,金竹院应为一所四合院,其主房已被拆除,仅剩倒厅3间、左边厢房2间和右厢房1间,均为两层的土木结构房。在原主房的位置,院子的住户石尚英新修了3间砖混房。
倒厅里有搭着水壶的火塘。正在新房里休息的石尚英告诉我们,年从草坪嫁到这里的时候,金竹院倒厅是土改时分到丈夫家的,原来的正房曾经是乡政府办公室,后来又设为学校教室,再后来成为乡兽医站用房,几经辗转之后,她们家最后将正房买来,无法维修就拆除建了新房。
离开家乡在外打拼20多年的赵卫国至今记得当年在左厢房教室读书嬉闹的情景。村里现年80岁的李含月老人只告诉我们金竹院曾经做过乡政府和学校用房,同样对最早修建金竹院的历史说不清楚。
金竹院的由来,是民国乡政府的办公用房或着小学堂,亦或为当地大户人家的生活起居之所,我们无从得知,但作为一座见证了李坝村民文化启蒙、解放建政、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建设历史的建筑遗存,无疑需要对其进行修缮保护。
崇师耕读传统在李坝河流域深入人心,乡民敬教劝学,兴贤育才,百年来俊才辈出。当地由李坝学校上学,之后走上教育、行政等行业的人士尤较康县其它地方为多。金竹院曾经作为学堂荫泽后世,与当地古老的乡村文化一脉相承,更需要永远铭记。
初夏的阳光洒在院里,风里有草木的清香,耳中是门扉开合沉闷的轻响。开裂的墙体、黢黑的屋顶、残破的门板,还有那些说不上精美的窗格,金竹院仿佛时光长河里一位蹒跚而行的长者,让人看不清来处。
70年光阴,弹指一挥间。采访中一路走来,初夏的暑热在渐浓的暮色中慢慢消退,现代作家周立波在《山乡巨变》中描写的情节和人物不时在心头闪现。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村民的生产发展也毫不落后,正是多勤劳的李坝人,用自己的双手书写出了这部精彩的“山乡巨变”史诗。
总监:肖志和监制:冯丽蓉
审核:杨义荣责编:任志伟
编辑:杨莹玲
作者/来源:陇南融媒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