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尤九成图/陈治平
白石峪秦汉古道吴家河齐家文化、周代人类聚落遗址吴家河古堡光阴流转,寒暑易节,物换星移,随着时光的推移,总有一些事物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淹没、尘封在历史的风烟里,被人渐渐遗忘。
谢家河古称“白石峪”,是渭水支流永川河的一条分支。然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吴河村白石里向西南入谢家河谷(古称白石峪,又称花羊峪),历史上有一条通达陇南的古道,堪称“白石峪秦汉古道”,鲜为人知。
这条古道,《甘泉镇志》称之为清水——徽县成县道,上邽至陇南段史称“陇南故道”,为天水——汉中古道的一条,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据明胡缵宗纂修《秦州志地理志秦州山水》载:“(秦州)东南五十里曰秦亭山。其左曰永丰山,其中则东柯峪也。秦亭山亘四十里,其上有秦亭,其下为秦谷。非子所封邑,盖附庸也,所谓‘邑之秦’也。傍有金紫山,下有马房山。”秦亭山为从麦积镇东南秦岭主脉天子坪山分出的支脉,山势较为平缓,从麦积山北部麦积镇上河村(麦积村自然村)一带直延展至马跑泉镇慕家滩村渭河南岸。秦亭山及两翼东柯谷、永川河谷一带是秦人早期居地,为周孝王分封给附庸秦嬴非子的领地并在秦(即秦亭)建都邑,号称秦嬴,秦人受封由西犬丘(今天水市秦州区西南杨家寺镇士子川、礼县红河镇一带)东迁至此生息繁衍并在秦亭建立新都邑。秦武公十年(前年)秦在秦地设置邽县(据放马滩出土战国木板地图标示,治今麦积区北道埠北),为中国见于史载最早的县级行政建置。秦末邽县改称上邽县,约西汉景帝刘启(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时迁治今麦积区马跑泉镇潘集寨东南东柯谷(秦谷)口,北魏时迁治今天水市秦州区市区,直沿至唐末废县为镇,延续多年(含北魏至隋称名“上封”时期)。清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和民国《天水县志》记载,秦人先祖秦文公(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在位)墓在麦积山下。据《天水市志》古道条记载:“据北道区放马滩一号秦墓出土的(木板)地图记载:自上邽沿渭河出燔史关可直达关中;南路入东柯河、永川河,于嶓冢山(今齐寿山)下向东抵咸阳,南可达汉中”。可见,由邽县(治今麦积区北道埠北)、上邽县城(治今马跑泉镇潘集寨东南东柯谷口)南入秦亭山两翼东柯谷、永川河谷至党川、麦积,由永川河谷白石里(甘泉镇吴河村自然村)向西南过嶓冢山下到礼县祁山,东抵咸阳、南达汉中的道路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经开通了。
本文对从上邽县城经东柯谷至党川,东抵咸阳、南达汉中的道路暂且不提,只谈从上邽县城入永川河谷,由甘泉镇吴河村白石里入白石峪北过嶓冢山(今齐寿山)下东抵咸阳、南达汉中的这条古道。其道从关陇道清水县向西南行至社棠镇,从马跑泉镇潘集寨村古渡口(史称“渭水渡”)渡过渭水至马跑泉,南折入永川河谷,过马跑泉镇团庄、崖湾等村至甘泉镇白石里,由白石里折向西南进入永川河支流谢家河谷,历谢家崖(读ái)、铺子庄、花羊、庙沟门,在甘泉镇庙沟村四方湾村岔道处道分两条,一条道仍向西南经今秦州区齐寿镇后寺村孙家河,北过火焰山和齐寿山(古称嶓冢山)下,经齐寿镇廖集村,仍西南行经今秦州区平南镇,过铁堂峡经秦州区天水镇,入陇南礼县盐官镇、祁山镇。蜀汉建兴六年、魏太和二年(年)历史上著名的街亭之战,蜀军前锋马谡和别将高详统率的蜀军由祁山(在今甘肃礼县东北祁山镇)到街亭(今麦积区麦积镇街亭村,笔者撰有《三国古战场街亭考》论证)走的即是这条道,街亭之战马谡兵败后也由此道退回祁山。另一条道由甘泉镇庙沟村四方湾向南经甘泉镇冯家坪村,再向西南翻越十八盘山,经今秦州区齐寿镇黑沟过娘娘坝镇,经娘娘坝镇舒家坝村,再向南翻越位于天水市秦州区与陇南徽县交界处的八盘山,沿八盘山梁经麻沿河、江洛镇至陇南成县、徽县,为关陇道往陇南礼县、西和以及成县、徽县的商旅捷径。其道由于不绕行古天水城(今天水市秦州区市区),凡从关陇道往陇南的商运客旅,多经此捷径之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公路和汽车运输的发展,清水至礼县和清水至徽县、成县大道皆废。天水——汉中道永川河谷段则辟为麦贾公路(今麦积山大道),白石峪古道甘泉镇白石里至庙沟村段亦水泥硬化为乡村公路,惟甘泉镇四方湾至秦州区齐寿镇后寺村孙家河段仍为土路。
为了寻找白石峪秦汉古道人文历史遗迹,挖掘秦汉古道历史文化,我应张全堂先生邀约,组织潘守正、张海玉、毛惠民、吴正元、陈治平等人,先后三次赴白石峪秦汉古道,对古道沿线古文化遗址、古店铺、古寺庙、古民居、古树名木、古碑碣、古墓葬进行了全面考察。
走进白石峪秦汉古道,行经的第一个行政村是甘泉镇吴河村,地处谢家河谷西北河岸边,辖白石里、吴家河、季家阳湾、陈家河四个自然村。古道入口处为白石里村,东南与甘泉镇屈坪村毗邻,地处麦积山大道与天(水)宝(鸡)高速公路交会处,村中有一处古寺三官庙,相传始建于北魏,清道光十三年(年)重建。入谷不远就是吴家河村,村子东南主巷道尽头是一处较高的山崖,沿崖下右侧一条小路迂回而上,攀上村子背倚的山崖,是一块不大的玉米台地,一处古堡映入眼帘。沿堡墙下玉米地边进入古堡,但见古堡略呈三角形,堡门朝北,已坍塌无存;东、南为土夯堡墙,就势修筑在山崖上部边缘,由于长期受风雨侵蚀,南部堡墙大部已坍塌,东部堡墙上有多处风雨侵蚀的缺口;堡内西为一处陡崖,崖下有窑洞5孔,为临时避难场所。堡门东近村陡崖上存留的堡墙呈四棱柱状,如同一个卫兵屹立在山崖上守护着村庄。从仅存的土夯堡墙,可以想见当年古堡的规模。虽然已残破不堪,但其承载的历史,让人无法忘怀。站在堡门边的一处山崖上,俯瞰吴家河村全貌一览无余。由堡门而入,沿山崖边向上,是两块由地埂相连的呈长方形的农田,其中近堡子的一块地种植着小麦,另外一块地荒芜长满荒草,农田的山崖上开凿着大大小小15孔窑洞。据村民王鸿羲介绍,这里就是吴家河古文化遗址。吴家河古文化遗址为齐家文化、周代人类聚落遗址,位于甘泉镇吴家河村西米西崖第一台地上,遗址大体呈长方形,南北长98米,东西宽38米,面积平方米。据“二普”资料记载,“吴家河遗址文化层厚0.1~0.2米。采集有齐家文化夹砂红、灰陶片,饰绳纹、篮纹,器形有罐等。另有周代泥质和夹砂绳纹灰陶片”。遗址内现由吴家河村村民吴建晓种植小麦。
陈家河清代古民居陈家河唐代古槐离开吴家河村,驱车来到陈家河村考察。村民陈玉锁家为四合院形制,存留有清代古民宅2座,其中一座主房坐西北面朝东南,另外一座厢房坐东北面朝西南,均为硬山顶宽廊阴千百梁土木结构两坡水房,均面阔三间,无耳房,前檐有四根木式立柱,前架镶嵌雕刻花板,保存完整,至今仍旧住人。据房主人陈玉锁介绍,主房、厢房分别建于清宣统二年(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年)。陈玉锁家东南房背后,是一条直通白石峪古道的山崖小路,崖边长着3株古槐,其中陈玉锁家大门口崖边的一株最大,主干粗大,上分5杈,基围9.8米,树围5.65米,高约18米,为唐代古槐;东北方崖边的一株基围3.23米,树围3.1米,高约20米;中间的一株最小,树围2.3米,高约16米。
离开陈家河,来到谢家崖村。谢崖村为甘泉镇辖谢家河谷中最大的一个行政村,下辖谢家崖、郑家沟门、水沟里、铺子庄、李子沟5个自然村。谢崖村的社火在麦积区甘泉镇一带颇有名气,每年约定俗成正月十三在村中举行社火汇演。下车后,但见路旁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蜿蜒于河谷,淙淙的流水声如鸣佩环,不绝于耳,这即是永川河支流谢家河。谢家崖村静静地伫立在谢家河谷两岸,青瓦砖房,屋舍俨然,错落有致。由于刚下过雪,山谷中山野、河谷以至村庄全为白雪覆盖,到处白茫茫一片,仿佛走进一个银色的世界,被眼前雪景陶醉,遂走到路边、河边先用相机拍了几张雪景照片。在村支书杜建成引领下,去考察杜氏古民宅。从谢崖村村委会办公楼出发,穿过谢崖村村委会办公楼旁一条院落民宅密布的窄窄的巷道,巷道北有归凤人民公社驻地旧址(驻谢崖小学原址,现为谢崖村委会办公场所及居民院落),左拐沿小路曲径爬上一处数丈高的崖地,眼前出现一处较宽阔平展的台地,一座古民宅赫然而立在山崖之下,这就是杜氏古民宅。站在古宅前,但见杜氏古民宅所在的山崖崖面开凿有6孔呈半圆形的民居式窑洞,远处山头上一座堡墙保存完整的古堡清晰可见。
谢家崖村杜氏古民宅杜氏古民宅当地群众称为牌坊院,是谢崖村杜氏祖传老宅子,位于甘泉镇谢家崖村西北一台地之上,倚山就势而建,背倚山崖,前邻谢崖村村落民宅,由四道院落组成,被政府列为古民宅保护区,树上挂有保护牌,上书“此处被鉴定为古民宅保护房屋”字样,四座院落主房均为坐西北面朝东南,大门均开在东南角,以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巷道为中轴线分开,前后各有两座院落,姑且将前面近谢崖村村落的古民宅称为一号(俗称“前院”)、二号院(俗称“后院”),将后面近山崖处的古民宅称为三号(俗称“中院”)、四号院(俗称“牌坊院”)。前面一号院业已拆除,东北与二号院相邻处仅存一处断壁残垣的山墙。二号院正房为硬山顶宽廊阴千百梁式土木结构马鞍架房三间,无耳房;厢房为两坡水土木结构砖前檐马鞍架房,坐东北面朝西南,大门为两扇开木门,砖基土砌,四围院墙为新砌筑砖墙,保存基本完整。后面的三号、四号院保存基本完整,最具历史文化价值。近山崖窑洞处的三号院大门开在东南角,正房为硬山顶宽廊阴锁子厅式马鞍架房五间,两坡水,上覆青瓦,正中三间四扇朱漆红门,两侧均有小正方形木格子窗户,窗户下方青砖砌成长方形图案,前檐有四根木式立柱,柱下有圆柱形柱石支撑,前架镶嵌雕刻花板,西南一间耳房有偏门与廊道相通,与麦积镇街亭村卜家大院(卜文辉)正房相似。厢房为土木结构一坡水房三间,坐东北面朝西南,两扇木门,两侧各有木格子窗户,墙面白灰刷白。由于年久失修,正房近山崖窑洞处的一间耳房及院墙已坍塌,院内长满荒草。四号院与三号院相邻,为两进院,巷道口修建有一座单檐木结构牌坊,坊顶两坡水青瓦覆盖,檐下栿檀承托,两根立式木柱和四根斜“八”字木柱支撑,门楣上刻“云路先登”四字。过牌坊门,有一窄窄的巷道,巷道左首有二门(已坍塌)通三号院,右首建有一座两坡水砖土木混合结构大门,为进四号院二门,仅剩一座正房,正房为宽廊阴千百梁式马鞍架房三间,无耳房,形制与3号院正房相似,惟窗户格子图案与青砖墙面图案与3号院不同,北面一部分屋顶已塌下来。相传谢崖村杜氏家族明朝定居这里,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到清初康熙乾隆年间成为当地人丁、家业兴旺的富户。杜氏古民宅原有好多个院落,在杜氏古民宅西南山神庙处还有书房院等院落,占地面积达十一二亩,现仅存4个院落,占地面积3亩多。从仅存的古民宅形制,仍然能看出主人昔日的财力和地位。从建筑格式看,为清代早期康乾时期建筑,亟待政府及有关部门保护和修复。
沿杜氏古宅中间巷道向东北,不远处有一片长有先麦茬的农田,为杜氏祖坟所在地,其地除多处坟墓外,还有两通清代石碑。其中一通石碑高厘米,宽54厘米,白岩石质,保存基本完好,碑文为:“大清乾隆六十年岁次乙卯冬十月吉旦/待赠孺人妣刘慈/皇清本铎待封显考杜府君神墓/待赠孺人妣赵慈/男杜秀、文;孙志善、开泰、兴善、安泰;曾孙瑞、祥、祯敬立”。此碑为清乾隆六十年(年)谢崖村杜氏家族杜秀、杜文为父杜公,母刘氏、赵氏所立墓碑。另一通石碑高厘米,宽60厘米,青岩石质,保存基本完好,碑文为:“大清同治十二年岁次癸酉春二月谷旦/妣张慈/皇清待封职翁显考杜府君之墓/继妣杨慈、赵慈/男囗林,孙元囗……”。此碑为清同治十二年(年)谢崖村杜氏家族杜囗林为父杜公,母张氏、杨氏、赵氏所立墓碑。
随后,一同到谢家崖村考察两通清代古石碑,两通古石碑均为村民李建军先祖的墓碑。其中一通石碑砌在坐落于白石峪古道旁的李建军弟李彦荣家东房背后后墙,碑高厘米,宽55厘米,圆额22厘米,白岩石质,碑首两侧饰龙凤图案,左龙右凤,四周饰回字纹,碑身有损坏,部分字迹不清,碑下有水泥基座。经仔细辨认,碑文为:“大清乾隆三十八年岁次癸巳闰三月谷旦/画工刘朝俊囗篆/石工高囗囗谨勒/皇清旌表节孝正八品孺人李母蒲太君殁于碑/绅亲友:董树薰、张宫、季登瀛、囗英、吴继祖、张宅、闫君临、杨囗、杜怀倚、齐亨、张大经、陈继祖、王时新、刘达、李登屿等;男李嘉植,孙桧、峰敬刊”。另一块石碑砌在谢家崖村东南狼牙刺坟园路边,距此约多米。在李建军引领下,过谢家河水泥桥,沿一条两边有人工林的山路前行至山坡下,向左拐有一条窄窄的小路,走不多远,路下有一片苹果园地,栽植着成片的苹果树,一块石碑就嵌在小路路边,因被雨雪浸漫,碑身上有水渍。李建军拔去石碑下的野草,顺手抓起一把雪,用雪在碑上一擦,碑身上的文字才显现出来。经测量,碑高厘米,宽49厘米,圆额21厘米,碑身有磨损,部分字迹不清。经辨认,碑文为:“大清乾隆三十八年岁次癸巳/甲寅相……五十八年会府运粮庄浪/……正月初八日……竟殁于其地,择下吉期囗葬。慈君囗囗之墓/皇清待封显考府君李公、旌表节孝正八品儒人显妣蒲慈君合葬墓/男李嘉植,孙桧、峰立石”。这两块石碑为清乾隆三十八年(年)李建军先祖李嘉植为父李公、母蒲氏所立墓碑,石碑原在谢家崖村西北水泉沟,后移于此。据李建军说,他为西汉飞将军李广后裔,大约在明朝末年由今天水市秦州区城区迁居于此,他爹爹(伯父)小时侯每年清明节要到秦州区石马坪李广墓去祭拜。家里原藏有一幅先祖李广的画像,惜文革时期被红卫兵烧毁。现今谢家崖村有李姓12户,60多口人。
离开谢家崖村,又向铺子庄驶去。由谢家崖前行约米,即到达铺子庄。铺子庄为古时白石峪秦汉古道上开设旅店、商铺的地方。谢家河穿村而过,村庄分布在谢家河两岸边。
铺子庄古店铺遗址铺子庄唐代古槐铺子庄宋代灰楸铺子庄东南河岸边有一处古寺“娘娘庙”,又称伏龙寺,始建于唐贞观六年(年),相传是九天圣母四后元君娘娘的行宫。两门两道院,一道院娘娘庙,山门匾额上书“伏龙寺”,主殿娘娘庙为悬山顶建筑,坐南朝北,面阔三间,三门四柱,内塑九天圣母四后元君娘娘及二童子像,左右有九天圣母四后元君娘娘、曹龙大王、八海龙王和红马李将军行像。西侧偏殿为雷神殿,为单间悬山顶建筑,内塑雷神神像。共有神像8尊,大殿对面建有戏台。民国以至60年代,为小学占用。年,学校迁至原归凤公社旧址(在谢崖村)。—年,重建娘娘庙大殿。另一道院为新建的伏龙寺,年正月在娘娘庙大殿背后辟地新建,年腊月竣工建成大佛殿3间,同时举行开光典礼,亦坐南朝北,悬山顶式建筑,内塑横三世佛即中央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
娘娘庙外北侧戏台背后临河空地,有古树两株,东西向排布,间距12米,无言地见证着岁月沧桑。西侧有古槐1株,主干上分4杈,虬枝苍劲,经测量,基围6.66米,树围5.4米,直径1.72米,高30米,树龄0多年,为唐代古树,如此高大的古树,在天水乃至全国都较为罕见。东侧有古灰楸1株,主干3杈,上部分出13股枝,基围5.8米,树围4.9米,直径1.56米,高15米,主干高4米,树龄0多年,为宋代古树。从树干上残留的火烧、斧剁、锯截等痕迹看,古树树体经历了许多次损害。年“大闹钢铁”时,铺子庄古树也未能幸免,横遭斧斤。相传当愚民砍伐古楸树时,树身竟然流出了鲜红的血,以为触犯了神灵,吓得再也不敢砍了,古树遂幸免于难。
据天水地方文史学者石廷秀、潘守正编著的《甘泉镇志》记载:“甘泉镇铺子庄(属谢崖村),旧时秦州东部商旅往徽、成、西和、礼县以至武都、四川,皆沿谢家河南行。铺子庄设有歇脚旅店,村名即因此而起。”尤其客商、乡人以骡马、骆驼驮运食盐、山货等货物常经其道,设有骡马店,供从事贩运的商旅和吆牲口靠脚力谋生的人(俗称“脚户”)住宿,旁边有拴牲口的地方,还开设有经营日用品的铺子。据当地老人讲,古时铺子庄东南河岸边开设有顾家店,有客店、骡马店5间,其址就在现今娘娘庙及娘娘庙东北河岸边,称“店背后”,现为一苗圃,栽植着成片的苗木。铺子庄北的西北河岸边开设有供过往客商歇脚的客店、骡马店3间,称“店里院”,现为村民宅院。繁盛时,旅店、商铺林立,来往客商络绎不绝。如今存留下来的仅有一些残垣遗迹,当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还依稀记得当年马帮骡队来来往往、客商如云的繁盛景象。
甘泉镇花羊村紫玉兰离开铺子庄,沿谢家河谷向西南前行,河谷由开阔变得愈来愈狭窄,经李子沟、大歇台,行进约4.1公里即到甘泉镇花羊村。花羊村西北后山坡山麓落脚处生长有一株周武则天时期的紫玉兰,当地人称“木莲”,树冠高大,枝分多杈,虬枝苍劲,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其树高约18米,基围3.5米,腰围3米,直径95厘米;树干倾斜,高约4米,上分7枝(连同基部分出一枝计8枝),向四周伸展。冠幅南北15米,东西12米,覆盖面积平方米。树龄估约~年,比甘泉双玉兰还要早约50多年。每年春分前后现蕾、初花,盛花期时满树繁花似锦,幽姿淑态,清纯脱俗。朵朵玉兰紫红花瓣,呈钟形向上直立,花色艳丽,如冰似玉,布满枝头,莹洁夺人,香气浓郁,其味远飘。且历经千年风雨,依然花开满枝,枝繁叶茂,冠盖如云,实属罕见。
由花羊村前行3公里,即到甘泉镇庙沟村。庙沟村位于谢家河上游大庙沟沟口处,为谢家河谷中的一个小村落,全村48户,多人,村子就散布在谢家河西岸河谷。庙沟村一带山环水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风光优美。庙沟村西有一处陈家店古遗址,为白石峪秦汉古道上另外一处歇脚旅店,位于小庙沟沟口南侧,地处龙嘴山东延支脉东麓山脚,当年的旅店已难寻觅,现为一片居民院落。
庙沟村象墩寺大庙沟冯国瑞寓居地庄窠龙嘴山大庙沟风光庙沟村北有座古寺象墩寺,地处大庙沟沟口北侧一台地之上。象墩寺与铺子庄娘娘庙同为主祀九天圣母四后元君的寺庙,然铺子庄娘娘庙为祀奉行宫,而象墩寺为祀奉正殿。寺院坐北朝南,仅有大殿1座,单檐硬山顶式建筑。殿门前悬天水书法家赵应洲书写的“象墩寺”匾额,字体刚劲健拔,气韵流畅,书于甲戌年(年)菊月(九月)。殿门东侧悬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国家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任法融题写的匾额,上书“恩泽桑梓”4字,书于壬辰孟夏(年四月)。殿内塑九天圣母四后元君、提牌总镇红马将军(又称“红马李将军”)、八海龙王、曹龙大王4尊神像。寺前建有戏楼,与大殿相对。寺中长着4株高大的古柏,郁郁葱葱,高约25米,最大的一株树围厘米,树龄约多年。寺院北面围墙处立有3通石碑,其中1通为冯国瑞年撰、天水书法家吴正元9年书《象墩寺题榜示徐季宗》,两通为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夏朗云年撰《三皇嘴龙嘴山象墩寺铭并序跋》碑。据夏朗云撰《三皇嘴龙嘴山象墩寺铭并序跋》碑记及当地村民口述,象墩寺初称雷音寺(陇上文宗、天水硕儒冯国瑞诗句“异才发雷音”即指此),原址位于庙沟村西龙嘴山(也作龙咀山)之巅,始建年代不详(按庙沟村象墩寺与铺子庄娘娘庙的关系,象墩寺最晚当始建于唐代),明代迁大庙沟内龙嘴山东延一支脉山麓老庙台,第二次迁象墩寺现址南崖下大庙沟沟口以北河畔,第三次清代迁移至庙沟村现址。寺中保存有一古磬,口径32厘米,高21厘米,上刻有“龙嘴山众姓人等心于/青圣母骑龙娘娘炷囗/清乾隆四十一年(年)十一月十日”等字样,据此可知象墩寺在清乾隆年间重建。
庙沟村西与天水市秦州区齐寿镇交界处的龙嘴山,为秦岭主脉,宛若一条巨龙自西北向东南迤逦而来,呈扇形展布于甘泉镇南部边境,最高海拔米,为甘泉镇境内最高峰。庙沟村就位于龙嘴山东麓山脚“龙”口处。龙嘴山东北有陆果山,山体呈棱锥状,四面陡峭。龙嘴山与陆果山两山夹峙处有一西—东走向的沟谷,山高林密,名曰大庙沟,长约2公里许,直通庙沟村。
在村民张寿千引领下,由庙沟村西大庙沟沟口缓步而入。沟口河北岸崖下有象墩寺迁移地遗址,古寺第二次由老庙台迁移至此,现为居民院落。走进沟谷,但见青山连绵,苍峰覆雪,沟壑幽深。沟口村庄处还是窄窄的水泥路,走不多远,山路成土路,因路上积雪消融,路面泥泞不堪。大庙沟内有一居民点庄窠,地处大庙沟通往龙嘴山的山路崖下一台地处,崖上开凿有3孔窑洞,即是陇上文宗、天水硕儒冯国瑞寓居之处。年秋,冯国瑞因政治避难由兰州返回天水,在好友张自振帮助下,先后寓居甘泉公社彭家堡子张自振家、云雾大队书记周玉家。在甘泉云雾山净乐宫佛殿寓居40多天后,为避人耳目,又隐居于甘泉谢家河谷庙沟村大庙沟庄窠,冯在此寓居了一段时间,考当地风物,收庙沟村人徐季宗为义子,还写下《象墩寺题榜示徐季宗》诗一首,诗曰:“花阳出幽谷,石岘隐丛林。开士起龙窟,异才发雷音。眼中霜绚紫,脚底岭连青。题榜淋漓笔,思君放短吟。”
从大庙沟庄窠行经两侧长着成片松林的一段山路,拐过一道弯,沟谷北山弯处出现一个数户人家的小村子,房屋坐落在路上山脚处和路下沟谷边,称“康家嘴”,为庙沟村的一个自然村。大庙沟沟谷中部不远处赫然出现三座彼此相连的麦垛状山脉(姑且称为“中条山”),均呈圆锥形突兀而立,为龙嘴山东延支脉,将大庙沟一分为二。沟谷两侧龙嘴山延展而来的两条山脉又将中条山环抱,龙嘴山从西向东延展的三条支脉如丝如带,两条清澈的山溪顺沟流出交汇于中条山前,形成一处颇为奇特的地形地貌,当地俗称“凤凰大摆尾”。
前行不远,沟谷北侧又是一个小村子,称“长坪村”,村子坐落在山路上下两侧,地处中条山北,山环水抱,风景优美,宛若一幅天然的水墨村居山水画。长坪村南中条山东麓有一片林木覆盖的台地,就是老庙台,明代雷音寺(象墩寺原名)由龙嘴山山巅迁址于此,后改称“象墩寺”。
过长坪村,又拐过一道弯,山弯处路边有一处苍松翠柏覆盖的台地,坐落在中条山北,地处长坪村西,与中条山东麓老庙台隔河相望。当地人世代相传,此处即是汉忠烈将军纪信的衣冠冢。踏雪走进掩映于丛林中的墓地,但见一个落叶覆盖的土冢隐在密林深处,坟堆前有一个圆形洞穴,是人为盗掘留下的痕迹。墓地东南沟边长着一株古铁橡(又名“铁檀”,俗称“铁刨子”),上分6股,树冠高大,枝叶繁茂。在张寿千帮助下,经测量,基围2.04米,树围1.94米,高约12米,如此高大的铁橡树在天水甚为罕见。出纪信墓地,来到纪信墓地西山弯路边。站在此处眺望,龙嘴山的主脉还隐在大庙沟沟垴处,沟垴处还有一个小村子,称“龙嘴山村”。
四方湾古民居冯家坪“古槐孕椿”由庙沟村沿谢家河谷仍向西南前行1.1公里,可达甘泉镇四方湾村,这里有一分岔路口,直行向南通往甘泉镇冯家坪村,再向西南翻越十八盘山,经今秦州区齐寿镇、娘娘坝镇,翻越八盘山经徽县麻沿河、江洛镇,可至陇南成县、徽县;由甘泉镇四方湾村岔路口右拐,沿谢家河主流河谷向西南方向约5.2公里至天水市秦州区齐寿镇后寺村孙家河,北过火焰山和齐寿山下,经齐寿镇廖集村,仍向西南经秦州区平南镇,过铁堂峡经秦州区天水镇,入陇南礼县盐官镇、祁山镇,可至陇南礼县、西和。
四方湾与冯家坪是庙沟村的两个自然村,地处谢家河上游。冯家坪村已属甘泉镇西南边界地带,南与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镇、齐寿镇毗邻。冯家坪西南山麓坡地处生长着两株高大的紫玉兰,树围均约1米左右,高约18米。村东北角还长有槐树与椿树合为一体的“古槐孕椿”奇树(槐树与椿树合长成一株树),树围约3米,直径约1米,两人方可合抱,高度约20米。四方湾村有一处清代古民宅,乡人称“季家大院”,门楣上书“映南极”三字,门前长着一株古槐,树围2.5米,高约21米。
文章刊载于年2月25日《天水周刊》白石峪秦汉古道,承载着甘泉镇谢家河谷的文化血脉和印记,见证了谢家河谷的沧桑与发展,留存着村民的乡愁和记忆。走进古道,就走进了千年历史;走上古道,触摸到岁月的棱角,仿佛徜徉在一条历史的长廊,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谜一样深奥的想象空间。这里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等待着有心人去挖掘和探索。
参考文献:
天水市北道区区志编纂委员会编《北道区志》,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1.
天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天水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3.12.
天水市麦积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尤九成、温耀文等编撰《天水市麦积区志(—7)》,北京:方志出版社,.9.
明胡缵宗,清王一经纂修/潘守正点注《点注〈秦州志〉》,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3.
清王权、任承允纂修《秦州直隶州新志》标点本,.2.
民国哈锐、任承允、贾缵绪编纂/潘守正点注《点注〈天水县志〉》,.6.
潘守正著《天水地方史略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5.5.
潘守正释解《〈水经注〉天水及周邻河流释解》,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9.
麦积区甘泉镇人民政府修,石廷秀、潘守正编撰《甘泉镇志》(终审稿),.10.
作者简介:尤九成,字泳春,号秦亭山人,生于年10月,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人,地方文史学者、作家、诗人,《天水市麦积区志(—7)》《麦积史话》主要编撰人,《麦积年鉴》创编人,麦积区旅游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陇右文史学会副秘书长,麦积区作家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甘肃省地方史志学会、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等团体会员。参与了《北道区志》《天水市麦积区志(—7)》两轮地方综合志书的编撰及《天水市麦积区军事志》《武山县志(—9)》《秦安县志(—年)》《甘谷县志(—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志(—年)》《天水市志(—)》《天水市人大志(—)》《甘泉镇志》的评审和校对,被天水市人民政府授予“天水市地方志工作先进工作者”,被中华文艺学会授予“中华文艺诗文名家”称号。著有《麦积历史人物》(与潘守正合著),发表诗文多篇,诗文散见于《当代诗文精品荟萃》《中国诗词年选》《中国当代诗词》《星星》《甘肃史志》《街亭古镇》等刊物,所撰《屈坪村水潭门池塘改造及文化活动广场工程碑记》被甘泉镇屈坪村委会刻石,先后荣获第三届世界华人爱情文学创作大赛三等奖、“东方美”全国诗联书画大赛铜奖等。
年11月29日初稿,12月30日定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