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环野立,古树参云天。盛夏时节,走进稻坪村,近百间古民居掩映在浓荫绿树中,三三两两的游客在村中悠闲漫步,伴着鸟儿的鸣叫声,一种惬意油然而生。
而在几年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交通不便、人均收入低、人居环境差……贫困,如同抬头就可见的大山,横亘在稻坪儿女面前,阻挡着他们迈向幸福的脚步。直到年,全村贫困发生率仍达40%。
向着梦想的生活,就要坚决翻越贫困的大山。
改变悄然而至。年,市委组织部帮扶稻坪村后,村子变了样——上百年的古民居住进了“外地人”,卖油茶的“炒茶大姐”尹玉珍身旁围满了一脸新奇的游客,大山深处的人家开门迎客吃上了“旅游饭”……
一滴水能够折射太阳的光辉。稻坪村的变迁折射出了徽县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思路和决心。
“这样的日子梦里都梦不到。”尹玉珍微眯着眼睛,看着远处葱郁的大山说,“现在真好!”
01
决心:为了脱贫,“我们”拼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写道:扶贫扶志,贫困地区缺“精气神”不行,这是他多年执着于扶贫事业的肺腑之言。这样的“精气神”,在稻坪村一点都不缺。
“一年天,我差不多驻村天。”市委组织部选派的任稻坪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的吴康平打趣自己说,由于村里的事务繁忙,虽然自己的家就在徽县县城,但却经常一个月也回不了一次。
这么拼,为什么?
“就想给群众办些实事,给村里的党员干部带个头!”吴康平说,要实现这一想法,就得拼!
但班子软弱涣散、能力不足,怎么拼?
“以前,村里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村两委班子能力不足、管理不严,党员作用发挥不突出。”稻坪村村支书尹守明说,在村里干了26年,最怕的就是开会,“人都凑不齐,怎么开?”
办法总比问题多,帮扶工作队驻村之后,首先从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着手,坚持“选、育、管、用”多管齐下,着力解决后继乏人、能力不足、管理不严等突出问题,对稻坪、郭山、尹坪三个村民小组长进行了集中撤换。
为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和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稻坪村成立徽县青泥岭树蜜稻坪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支部+合作社+电商+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强党支部的领导,让村党支部领导合作社、村集体控股、群众参股、给贫困户配股,从而实现党群抱团发展。
“我们村党支部始终把提高自身能力建设放在首位,经常组织开展学习培训。”尹守明告诉记者,他们还就村“两委”干部的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做到了“人人担责、人人负责、人人履责”,形成了“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工作格局。
“现在,班子的凝聚力越来越强,‘拼’劲十足。”尹守明说,班子强了,带动村里的产业发展起来了,村里人的观念也转变了,对村里的工作也更支持了。
今年66岁的尹成,是一名有着44年党龄的老党员,如今他被村上聘请为了古宅管理员,专门负责古宅的安全和卫生。
“驻村干部、村里的干部都在为了我们稻坪的发展出力、打拼,我作为一名党员责无旁贷!”尹成说。
02
思路:依托绿水青山做好乡村旅游文章
“良好的生态资源就是我们发展的资本。”尹守明说,但过去多少年,村子的“穷”就是因为这方山水。
稻坪村位于嘉陵江畔,山高谷深、交通不便,整个村子都被眼前的这一座座青山牢牢“困住”,而种下的“穷根”对于稻坪人来说,就像是宿命,难以逃脱。
“以前,村里人只种玉米、小麦、黄豆等农作物。”村支书尹守明说,一年辛苦到头,也只能维持生计,填饱肚子,“庄稼收入不行,却还得年年种。”
为了生计,一些青壮年毅然决然地走了出去,但剩下的还是大多数,这些人脱贫致富的出路在哪里?
“自年被列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村,村上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后,在发展产业时主要以猪牛养殖和苗木种植为主,但总体上说发展效果不太理想。”尹守明说道。
而效果不理想,就是因为没有找准产业和路子。
年,市委组织部帮扶稻坪村后,经过多次调研论证,他们把发展的目光锁定在“束缚”全村发展的青山上。
目标既定,行动必随。年3月,村里成立了徽县青泥岭树蜜稻坪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党支部+”发展模式,在开展中蜂养殖的同时,进行乡村旅游、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经营内容,为发展集体经济和带动群众增收开辟新途径。
年,稻坪村依托民俗、红色、山水和美食等先天资源,研究制定“一心一轴两翼”总体规划(“一心”即尹家老宅古民居群落,“一轴”“即以桃源河为轴线,“两翼”为桃源胜境及高山稻田综合休闲园),进一步做活乡村旅游产业。
“今年,我们又新动员群众发展民宿19家,村集体新建6座民宿蒙古包,就是希望能留得住游客,留得下消费。”尹守明告诉记者,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他们就接待了近3万名游客,收入近10万元。
稻坪村的“华丽变身”充分证明,贫困没有打败“美”,贫困留住了原生态,战胜穷的法门,就藏在“穷”本身里。
记者了解到,稻坪村办合作社年底实现分红46.万元;景区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余万元,当年实现分红78.万元。
03
梦想:“我们”的小康生活
游客的“诗和远方”
去年底,杨勇把在徽县城郊经营了多年的农家乐转了出去,“我要回村里开了!”
杨勇是稻坪村第一批“走”出去的人,有着精湛厨艺的他,为了摆脱苦日子,从在嘉陵镇开小饭馆起步,后来又在徽县城郊承包了一家农家乐。
“算起来一年挣的是不少,但交过承包费,老母亲的医药费还有孩子的学费,也就没剩多少了。”杨勇说。
空有一身手艺,在外打拼多年,杨勇却没有攒到多少钱,到头来还是“贫困户”。
看着村里这几年的变化越来越大,游客越来越多,杨勇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回村开农家乐。
“我有开农家乐的经验,自己在村里又有房,可以省去很多成本。”杨勇说,自从去年年底农家乐开业后生意一直都不错。
“我们农家乐主营当地的特色美食‘九碗三行子’,很受游客欢迎。”杨勇告诉记者,今年,他还打算把家里闲置的空房整理出来,改成民宿,这样就能接待更多的人。
“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还能照顾老人,过着这样舒心的日子也不想着出去了!”
除了种地,出外务工曾是大多数稻坪村贫困群众选择的挣钱门道,但这条路,或可脱贫,却未必致富,背井离乡里,有数不尽的心酸与难处。
但现在“他们”大多数人都回来了,家乡的山水不是远方,却藏着祖祖辈辈都渴望的好日子。
稻坪村“内外兼修”重塑的“颜值”,给稻坪儿女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日子成为历史,这里是家乡,也是更多人的“诗和远方”。
这次到稻坪旅游,范毓梅和家人计划了很久,“真的是不虚此行,家人都很满意。”
范毓梅是兰州七里河区敦煌小学的一名老师,经朋友介绍后,一直都想来稻坪村,但由于工作的原因迟迟未能如愿。
“风景不错,但为这个村增色不少的还是这里的红色文化和古民居。”范毓梅说,她也去过很多地方旅游,去了就是吃吃农家菜、呼吸新鲜空气,刚开始还觉得挺新鲜,可去多了就觉得大同小异。
“但是这里完全不一样,除了美景还有文化的支撑,让人有一种想探究的冲动,这也就让旅游更有魅力、更具吸引力。”范毓梅说道。
历史厚重的红色文化、古色古香的古民居、风景如画的山水美景……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不仅激活了稻坪村的农村经济,也带动当地困难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
如今,通过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在稻坪村不仅仅是空泛的纸面政策,而是实实在在地落到了“地上”,它意味着留守儿童和老人有人照料;意味着漫长的春运之路,他们不用再走一遍又一遍;意味着每一户困难群众,都能成为家乡脱贫致富的实践者,能亲自见证小康梦的实现……
(文/记者王芳图/记者冉创昌)
监制:蔡向德责编:靳淑敏
编辑:赵凌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