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接力不忘初心 http://m.360xh.com/xinwen/3260/55274.html

如何在古诗词中使用典故

◎南郭居士

查典故的基本释义,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史实者的官名。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本文所说的典故是为第二种含义,简言之就是诗词或文章等,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

运用典故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等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愿望或情感。

首先,我们看一首典故应用的例子: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的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共有三个地方运用了典故。

其一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喻太守,希望自己像孙权一样年少有胆识。

其二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其三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主侵掠,这里引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用天狼星比喻敌人(即辽国与西夏),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想要为国杀敌,报答国家的胸怀。

从本例可看出,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既典雅生动,又含蓄有致,为诗文增色。

下面是笔者所填的一首词,也应用了典故,愿和读者互相学习提高。

扬州慢·越王剑

◎南郭居士

犹卧寒薪,若尝悬胆,挑灯看剑如霜。过佳人生处,数吴越风光。叹旧梦、无颜故国,廿年篱下,去日惶惶。问尘寰、利器谁铸,流恨何藏?

雪牛玉马,祀昆吾、金石成钢。斩四海枭龙,八方魔怪,薛烛惊狂。一任夫差贻悔,西施隐、范蠡居荒。剩青铜殊刃,独留王者沧桑。

本词上阕中“犹卧寒薪,若尝悬胆,挑灯看剑如霜。”句中应用了卧薪尝胆典故。《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原文为:“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北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上负先臣未报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且权先世以德显于吴,权若效诸君有非常之志,纵不蒙显戮,岂不坠其家声耶?”《史记》中只有“尝胆”,没有提到“卧薪”,这里苏轼发挥想象,戏说孙权“卧薪尝胆”而创作出一个成语。“挑灯看剑如霜”实际上也是引用了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醉里挑灯看剑”句。

下阕中“雪牛玉马,祀昆吾、金石成钢。”其典故来源于越王铸剑的故事。据《拾遗记》记载:“越王勾践,使工人以白马白牛祀昆吾之神,采金铸之以成八剑之精,一名掩日,二名断水,三名转魄,四名悬翦,五名惊鲵,六名灭魄,七名却邪,八名真刚。”勾践还热衷于搜集和珍藏名剑,当时的宝剑鉴定大家薛烛,当看到他珍藏的宝剑时,大吃一惊,说从未见过这稀世之宝。

诗词中,典故无论是直接引用、化用抑或借鉴,如果能运用自如,浑然天成,就会有点石成金的效果。而解读作品,同样也得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一定的理解,要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诗句所表达的新的含义。

李白的《行路难》(其一)“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这两句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了向秀《思旧赋》及王质烂柯这两个典故。意思是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向秀的《思旧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这样既表达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之情,又暗示自己被贬时间之长,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闻笛赋”典故出自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

“烂柯人”是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笔者最近对一诗友的词试作赏析,其文亦几处用典。

暗香·竹

◎红玫瑰

数竿叶浅。正寒风萧瑟,深冬时短。疏影月移,怀抱虚心傲山涧,雪压枝头挺立。拂云长、清香来晚。总绿意、无意争春。骚客笔花绽。

称赞。三友伴。问有几许愁,泪斑飞溅。九嶷石畔。缘尽潇湘闭幽馆。木石前盟胜铁,风劲处、烟消云散。截数寸、尤韵切,笛清独冠。

这首词用笔严谨,多有用典,精心编排,让人读来有境,品来有味,写出了竹的品格和风骨。平仄押韵也规整。竹是值得诗人赞美的,苏轼爱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白居易看竹,“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作者爱竹,亦赞之有加也。

该词上阕写竹之品格。纵寒风萧瑟,亦“怀抱虚心傲山涧”,纵雪压枝头,清香来晚,亦无意争春。而正因竹的这种高傲风格,才引得了“骚客笔花绽”。下阕写竹之神气。岁寒三友中,竹之愁,是九嶷石畔斑竹泪。竹之韵,乃笛清独冠。

主体上这是一首好词。倘说有不足之处的话,也应是在下阕。如“问有几许愁”句结构以“”为佳。下阕用典也稍多,反而显乱,斑竹一典即可,三友尚可带入,而纳入潇湘幽馆、木石前盟则稍显凌乱,有添足之嫌。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典故也不能无节制应用,本词下阕连用了“斑竹泪”、“九嶷山”传说、“岁寒三友”、“潇湘幽馆”、“木石前盟”等典故,虽然都与竹有关,但用多了就会显得拥挤,也不容易把握,易使主题分散。

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说:“诗以用事为博,始于颜光禄(颜延年),而极于杜子美(杜甫)。”是说诗因为引用与应用典故的范围日渐广泛,构词与取义也就有更多变化。从颜延年开始,直到杜甫等这些大诗人们,他们写诗作词,大都运用典故,经他们匠心独运,典故应用的技巧已日渐成熟。

而关于直引前人语句,将其照原样或稍加改动引用,这也不同于抄袭,因为虽在字面上看来是照抄,但引用之后已经组织在新的一篇,也融合在新的意境之中了。如柳永《蝶恋花》中的“对酒当歌”一句,是出自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杜甫的《登高》中“不尽长江滚滚来”句,辛弃疾对其诗句也有直接引用,如《南乡子》“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点化前人语句。如《孟子》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杜甫在《咏怀五百字》中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即为点化或化用。毛的《贺新郎·读史》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其中“人世难逢开口笑”句语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原诗为:“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二是引用神话故事。这里举一首笔者的词,本诗引用了女娲补天及其相关的神话故事。

望云间·女娲

◎南郭居士

函宇初开,元极混然。天媒娲昊昆仑。许三千咒念,华夏初婚。心系瑶情不老,襟怀躭爱成姻。纵乾坤崩裂,炼石填空,鳌足擎辰。

清除水患,斩杀苍龙,八荒万古生春。犹顾山川无主,抟土为人。惟是九州平定,当宜日月轮巡。一从造化,女阴功罄,永泽寰尘。

三是运用历史故事。如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

再如李商隐的《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上句典故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然忘记自身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己仍然是庄周,却不知道蝴蝶的去向。下句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其魂化为鸟,暮春苦苦啼鸣,以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总之,我们写诗词如果能恰当的应用典故,就能使内容形象生动而又妙语天成。我们除了引用历史掌故、传说、成语、民歌之外,也可以引用前人的诗词句子。我们甚至可以对一些典故做鉴别性地吸收、继承,以及创造性地发展和超越,则更会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为旧文赋予新意,给创作增加张力。

最后,附人教版初中语文里应用典故的古诗句以飨读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典故一:八百里分麾下炙

出处:晋王恺有一良牛名“八百里驳”

含义:指牛

典故二:五十弦翻塞外声

出处: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

含义:泛指各种乐器

典故三:马作的卢飞快

出处:三国时刘备骑的战马

含义:指良马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一:亲射虎,看孙郎

出处:三国孙权“骑马射虎”

含义:作者以孙权自喻

典故二: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出处:云中太守魏尚获罪被赦

含义:作者以魏尚自比

典故三:西北望,射天狼

出处:天狼星

含义:借指自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典故一:蓬莱文章

出处:指汉代文章

典故二:建安骨

出处:建安七子刚健爽朗的诗风

典故三:中间小谢又清发

出处:谢脁清新秀丽的诗风

三个典故的共同含义:作者用汉文、魏诗和小谢的成就来比并、称许李云和自己

《行路难》(李白)

典故一:闲来垂钓碧溪上

出处:指姜尚被周文王重用一事

典故二:忽复乘舟梦日边

出处:指伊尹受成汤重用一事

两个典故的含义:表达自己不甘消沉,继续追求的信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典故一:怀旧空吟闻笛赋

出处:西晋向秀作的《思旧赋》

含义:表达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的悼念

典故二:到乡翻似烂柯人

出处:指晋人王质

含义: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梅岭三章》(陈毅)

典故一:此头须向国门悬

出处:指春秋吴将伍子胥眼悬国门一事

含义:大业未成,诗人死不瞑目

典故二:取义成仁今日事

出处:《论语》“杀身以成仁”;《孟子》“舍生而取义”

含义:指为了真理,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

《汉江临眺》(王维)

典故:留醉与山翁

出处:指晋人山简

含义:作者以山简自喻

《渔家傲》(范仲淹)

典故:燕然未勒归无计

出处: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含义:表现边关将士的报国激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典故: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出处:《淮南子》:“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

含义:希望得到对方的引荐

《别云间》(夏完淳)

典故:今日又南冠

出处:楚人钟仪被晋国关押始终戴着南冠

含义:指囚徒

《泊秦淮》(杜牧)

典故:隔江犹唱《后庭花》

出处:南北朝时陈后主作的舞曲

含义:这里指亡国之音

作者简介:

南郭居士,本名郭军,67年生人,陇南市武都工作,籍贯甘肃徽县。有近千篇文学作品在各类报刊书籍及网络平台发表。著有《南郭词文》,并获第三届“中国金融文学奖”诗歌提名奖。合编有《雪藻兰襟精华诗词》、《清韵十二家》、《临屏精华诗词赏析》等诗词选集。获“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现代诗入围奖。作品入编第四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被全国诗词家神州行组委会授予“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诗词家”及“新时代诗书人家”称号。

系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金融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会员,陇南市诗词学会副秘书长,中华文化旅游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武都区作协理事,《成州文学》顾问,雪藻兰襟诗词终审主编。原精品文化论坛总编,原《中国诗歌报》诗词创研中心副主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