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山西、陕西便有“秦晋之好”之说,两地在地理方位、经济状况、文化背景、社会风俗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明清时期甘肃山陕会馆的兴起

一会馆的界定与起源

1.会馆的概念

“山陕商人”正是在这种传统友邻关系的影响下,在与外界进行商业活动的过程中结成的商业帮派。

山陕会馆是山、陕商人在各地建立的一种独特的会馆类型,也是现存数量最多、建筑精美华丽且保存最完整的会馆类型。明清时期山陕商人在甘肃的商业贸易活动、人口流动和乡土观念促进了山陕会馆在甘肃的兴起。

关于会馆概念的界定,学界有不同的认识,总体上有两种,一种认为会馆即是行会。一种认为会馆是同乡组织。

对于前一种观点,随着行会的发展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会馆不仅仅是同业组织,二者不能完全等同。后一种观点是学界普遍认可的,即会馆是一种同乡组织。

帮业会所。元末明初,中国经济活跃,地区城镇建设蓬勃兴起,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推动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丰富和发展。

各地发展特色产业:苏州、杭州、南京、湖州的丝织业,景德镇、宜兴的陶瓷业,广东、台湾、四川的制糖业,福建、云南、安徽、浙江的制茶业,江西、陕西、山东的制烟业等,加速和扩大了区域间的商品流通。

各地的商人纷纷移居京城或商镇,创办寄宿的集会场所,建立经营产业的信息交流平台,各种帮业公所应运而生,初具商业会馆的原始雏形。

明永乐时京都北移,到嘉靖年间,南边商人纷纷来到北京地区开拓商市,展开竞争。经营者为维护其商业利益,逐渐兴建起集聚货物、联络交往、洽谈招待的场所,工商会馆的数量逐渐增多。

直至清初,北京逐渐形成了工商会馆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

2、会馆的起源与发展

会馆,其起源可追溯至商周时期。自商周始,寄宿驿站不断发展演变为帮业会所,最后随着科举制度的恢复发展为具有试馆功能的同乡会馆。

寄宿驿站。驿,置骑也。是古代国家为传递公文、军事情报设立的一种机构。初时设传车,后改为驿马。

传递过程中,在一定距离的位置下设宿所,以备投递驿使驿马休息。商周时期,中央为保持与地方各诸侯国之间的联系,在途经各诸侯国之要道建起驿馆,供邮驿或使臣换马休息所用。

秦统一后,客舍制度被推及全国。西汉时期,商业贸易发展迅速,各路商人于经济贸易比较活跃的地区逐渐集中起来,同业者或同乡人为经营和聚会所需,纷纷于都市或商镇建起了郡邸。

隋唐时期,科选制度兴起,各地举子聚集京都,商人们便应势于通往京师之道上建起许多客舍,竞相经营,当时北京为宋时辽国之南京,其驿馆更显发达,馆与馆之间多则四十里,少则二十里,为往来使臣、客商、举子提供旅途寄宿和往来方便。

二甘肃山陕会馆的兴起背景

甘肃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通陕西,西达新疆,南临四川、青海,北扼宁夏、内蒙古,西北端与蒙古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从东到西连接天水、平凉、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等重要城市。

地形呈狭长状,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决定了甘肃自古以来即为贯通东西的重要孔道,是重要的商业贸易路线必经之地,是内地往西部地区输送、转运物资的重要通道,山西、陕西商人多聚集于此建立起数量丰富的山陕会馆。

1、商业贸易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空前繁盛,商品流通的范围和规模扩大,区域性经济发展迅速。在相对偏远的西北地区,山、陕商人抓住机遇在甘肃地区进行了频繁的商业贸易。

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为山、陕商人经商提供了便利的贸易通道和丰富的物质条件。山西位于我国大陆的中北部,东部为太行山脉,西部为吕梁山脉,耕地少,气候干燥,不利于农业生产,但有丰富的矿藏资源,煤、铁、盐等均居各省前列。

尤其是在运城境内的河东盐池,具备了本地商人外销的大量原始资源。

山、陕商人在甘肃进行食盐贸易最主要的动因是明朝“食盐开中”政策的推行。明初,蒙元势力在北部边疆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为继续追击蒙元残余势力,巩固政权,明朝政府在北部边境修筑长城作为军事防御设施,沿线设立军镇,驻扎军队,防止蒙军南下。

2.茶马贸易

明时,甘肃在陕西管辖范围内。当时的形势,北为蒙古,西有畏兀儿,南有吐蕃,明朝为巩固政权,求边地安稳,在经济上开放茶、马互市为主的边地贸易。

茶叶不仅是我国内地人民普遍饮用的饮料,而且很早就成为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的必需品。

明代甘肃茶叶贸易分官茶和商茶两种,官茶由国家经营,主要用来和蒙、藏等民族交换马匹。

兰州是甘肃省会城市和西北重要的商业中枢,因而山陕商人汇聚兰州进行商业贸易较为频繁,故兰州山陕会馆数量较多。

两当、徽县、天水、甘谷、夏河、临夏遍布了山陕商人的足迹。这些商品促使各地商人以地缘关系作为纽带组成集团化商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商品流通。

异地商帮需要在贩运商品的过往地或目的地建立储存货物的场所和栖身之处,以相互联合,集中展开商业经销活动。

明清时期甘肃山陕会馆的现状调查

山陕会馆在甘肃的建立是在人口的基础上经济、文化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它的存在与发展会促进甘肃地区经济贸易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交流。

据查阅相关资料及实地考察的结果所知,明清时期甘肃现存的山陕会馆有三十三座,有些至今相对保存完好,有些已经被完全拆除或者部分拆除。

一明清时期甘肃山陕会馆的概况

1.数量及分布

甘肃古时作为中原通向西部的交通要道,在明清时期有其重要的经济意义。康熙八年甘陕分治之前,甘肃属陕西布政使司管辖,故陕西商帮有一部分发源于甘肃。

在朝廷茶马贸易、移民实边等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晋商崛起形成一股重要的力量,两大商帮在甘肃地区的活动,促进了甘肃山陕会馆的建立与发展。

“山陕会馆”,有些是山西商人或者陕西商人单独建造的,称为“山西会馆”或“陕西会馆”,还有的当时称为“三晋会馆”、“古晋会馆”等,名称会随着建造会馆的商人的来源或力量的强弱有所变化。

大量外省商人来兰州进行商贸活动。为了方便商人聚会公议业务、联络乡谊等,同籍或相邻地区的官绅仕宦、商人联合集资修建会馆,有山陕会馆、江西会馆、四川会馆、等,其中有文字资料的山陕会馆有3座,分别为城关区山字石附近的山陕会馆、贡元巷的陕西会馆和曹家巷的陕西新馆。

2.分布特点

明清时期,山陕商人为进行贸易活动,在大部分停留过的地方都建有山陕会馆各地山陕会馆在空间分布上是有规律的。甘肃的山陕会馆也有其分布规律,按分布位置,大致上呈现出依商路而建的特点。总体上呈现一定的经济依赖性。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甘肃是丝绸之路重要的途经地,对中西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兰州是西北重镇和商业中枢,陕甘分省后,外地商人大量涌入兰州,其中山陕商帮势力最大。兰州山陕会馆建于清康熙十七年(年),由山西和陕西商人联合集资修建。

二明清时期甘肃现存主要山陕会馆

明清时期山陕商人在甘肃所建会馆有33座之多,但是大部分在后期的战乱与自然等因素的影响下惨遭破坏、拆除,仅有少部分保留至今。

1、天水山陕会馆

天水是历史上的丝路重镇,介于西安和兰州的中间地带,是关陇古道的必经之地,从长安出发,翻过陇山,天水则是最大的一站。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使之成为商贸聚集地。清代天水皮毛加工业的发展较快.

明清时期天水的商业发展之繁荣。陕西和山西两地的商人在此地进行贸易的同时,在开明人士的倡议下于清乾隆年间修建了陕西会馆和山西会馆,合称山陕会馆。

当时的这座山陕会馆承担着连接陕西、四川、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中转站职能,被称为“一馆连六省”。虽然山陕会馆在时代变迁中所兴废损毁,但至今仍旧存留有很大一部分建筑。

山陕会馆位于天水市解放路和大同路交汇处,整个山陕会馆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陕省会馆,一部分是山西会馆,均建于清乾隆年间。现陕省会馆主体建筑有砖雕门楼、戏楼、大殿等,其中砖雕门楼保存完整,是民国十三年(年)关中工匠雕造。

山陕会馆牌坊迁建于甘谷县北街文化馆院内,配套建筑有卷棚、大殿,大殿屋面之上纵向用卷棚式将两者连结,牌坊前有小广场,西面是戏楼,两旁为过道小楼,年新建文化宫大楼,将大殿前的建筑包括卷棚、牌坊和戏楼和小楼及新华书店的旧房拆迁至大像山复原。

2红城山陕会馆

从明代起,明政府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商贸活动,交流日趋频繁,茶马交易更为兴盛。当时明政府在庄浪(今永登)设茶马厅,在红城设茶马司,专理茶马交易事务。清代,晋商在红城镇贩运西北的骡马到晋中地区,把湖南等地的茶叶运送到西北,或从事杂货、饮食等行业。

到清朝末年,红城子、连城的店铺达到百余家。当时的红城,商铺林立,商贾云集,外商纷至沓来。

清中叶,晋商在西北地区的茶马贸易日盛,部分晋商从事小本经营,商铺逐渐增多,随着商号的增加,众人倡议修建会馆。

永登红城山陕会馆,现为镇文化站。会馆坐东向西,由戏楼、过厅、后殿组成,保存基本完好,据过厅大梁题记,可知,建于乾隆二十一年(公元年),时晋商发展辉煌,咸丰七年(年),红城的晋商们集资对山陕会馆进行了增修,规模远超以前,现所见系增修后的规模。

会馆的大门,是一座五开间,上下两层的硬山顶楼阁。上层为戏楼,面朝院里,临街面则镶嵌着通五间花格子壁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