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7月24日讯(本网原创靳佩佩通讯员宋博)七月,正值豇豆收获的季节。近日,在徽县泥阳镇文庄村蔬菜基地里,一排排木架上挂满了成熟的豇豆,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年晓香正忙着采摘、整理丰收的豇豆。
泥阳镇地处徽成盆地中部,平均海拔米,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光照充沛,适宜种植高原蔬菜。这里的蔬菜种植已有上百年传统,但由于观念、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使高品质蔬菜处于“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境地,制约着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富庶的贫困”严重阻碍着当地发展的步伐。
今年51岁的年晓香,从年开始就在周边农户的带动下种植蔬菜。“那时候种菜,市场价格不好又缺技术,加之交通不便,只能小面积的种植2到3亩,收入少的可怜。”年晓香说,“虽然种了大半辈子蔬菜,但规模一直没有上得去,也没能增加家庭收入。现在好了,我们种植蔬菜有两颗定心丸,不怕赚不到钱了。”
年大妈所说的两颗定心丸,指的是订单农业和在党支部领导下建立的合作社。
近年来,徽县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订单农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项重要措施,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牵线,全方位对接农户,通过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发展,以“专精特优”农产品,推动农业产业的提质增效。
文庄村以青泥岭高原露地蔬菜品牌为主、依托四川省彭州市康盛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订单合同,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订单+农户”的模式发展立体式循环高效农业,主要发展以豇豆为主的特色产业。
实行订单农业后,每年合作社在春耕前就和企业签订好购销协议,种植期间企业还提供“保姆式”服务,派专业技术人员对豇豆种植开展技术指导,不仅保障豇豆的品质,也能充分保障种植户和企业双重受益,给种植户注入增收强心剂。
年晓香之所以有十足的发展信心,是因为有订单作保障。她说,“豇豆种植相对简单,周期短,加上合作社签订了销售合同,销售不是难题。”为解决种植户农产品销路难的问题,合作社分别与龙头企业和农户按照“旺季市场价,淡季保底价”的收购方式签订订单合同,建立起产品和客商直接交易渠道,最大限度地减少销售环节成本,逐步形成龙头、基地、农户一体化经营的长效利益联结机制。
徽县青泥岭高原露地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文江利说,“从起初的散户经营走上现在的规模化路子,产业发展比较规范,一个是品质好,在一个产量高,整体销路有保障。”
“今年豇豆丰收了,我们老百姓现在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村民黄利峰正背着一背篓刚摘下的豇豆从蔬菜基地走出来,他乐呵呵地说,每天在蔬菜基地劳动,加上土地流转金,家里固定年收入超过元,还可以照顾家里老小,比以前到外面打工强多了。
年,文庄村在“党支部领导的集体+个体的混合经济”模式带动下,通过“支部引领、村集体持股、群众入股、贫困户配股”的办法,组建了徽县青泥岭高原露地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走出自家“一亩三分地”的小农格局,融入现代“大农业”浪潮。
合作社是建起来了,但是疑虑随之而来:村干部在合作社兼职,如何避免村干部利用公权力谋私利?村集体参股合作社,集体、合作社、社员三方利益如何平衡?
“在合作社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探索出了“三分三合”(三合:整合资金、人力和资源,三分:合作社的领导权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权分离、监事会监督权与理事会经营权分离、合作社资金管理权与资金使用权分离)科学机制,始终让党支部在保持合作社的稳定性和先进性上起决定性的作用,确保了合作社公开、公平、公正运行。”既在合作社担任理事长,又是村党支部书记的文江利说。
谈起“三分三合”机制,联村的镇领导蒲玉涛深有感触。“前些年,村上也办个合作社,虽然有个注册名,但根本没有实际运作,属于空壳合作社。”蒲玉涛说。“现在好了,合作社的运营模式有效地把村级组织、合作社、农户链接起来,形成了一个既相互促进又互不干扰的利益共同体。”
“我们的豇豆种植已经呈现规模化、高效化、标准化态势,目前种植总面积余亩,每公斤保底价在2元以上,亩收益近元。今年试验的套种大蒜、生姜等作物也获得成功,“万元田”的目标一定能实现,要把蔬菜种植打造成我们乡村的振兴产业。”文江利说。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村民脱贫致富的劲头更足了。”村民安招弟说“通过合理分工,村里的生产效率比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只要人勤快,种地也有高收入。”一句话说出了文庄人的心里话,也道出了文庄人的精气神。
今天的文庄村在“党支部领导的集体+个体的混合经济”模式带动下,积极推进绿色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了产业跟着市场走,市场跟着需求走,群众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党支部走的良好格局,壮大了村级集体积累,加速了乡村振兴的步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