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为先。近年来,虞关乡不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建设“四强四好”基层党组织为目标,以实施“六大工程”为抓手,以开展“五比五看五提升”行动为载体,以“党建+”产业发展模式为契机,围绕全乡发展大局,坚持把人才作为发展之源、创新之要,聚焦乡村产业发展,持续推动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进一步把农村实用人才“聚”起来、“留”下来、“用”起来,为全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坚持人才引领培育现代化“新农民”
培育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办起一个企业、兴起一个产业。虞关乡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思路,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工程,不断健全完善“党支部引领、政策引导和村干部带头、党员带动、能人带富”的“双引三带”产业发展机制,积极探索“以才引才”模式,用好党员示范带动、市级乡土人才引领,带动人才资源向一线聚集、在田间地头成长、在村社一线汇聚力量,以双兴农牧为例,培养了一批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大学生党员“新农民”,不断为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引来人才“活水”。
传统养殖业注入现代化新鲜血液
按需引才、按需育才。徽县双兴农牧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文波便是我乡实施“招才引智”工程培养起来的市级乡土人才,大学毕业后,他重返家乡,运用大学所学,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转型升级传统养殖场,多措并举扩产能、抓管理、延链条、谋创新,不断提升生猪产业规模化、现代化、生态化水平,努力实现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绿色发展高标准规范化生猪养殖新路子。走近双兴农牧产业基地,整齐划一的厂房,干净卫生的圈舍,全方位可视化管控,产房、保育室、育肥室等功能科室一应俱全,为了建设未来猪场智能化养殖系统的母猪繁育基地,猪场采用“漏缝地板+微生物”现代养殖模式,引进雨污分流、微生物发酵养殖废弃物,现如今双兴农牧产能已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猪仔的成活率达到了99.6%,据统计单头母猪年均产仔达27头之多,在本行业达到领先水平。目前,公司共建成标准化养殖基地两处,年产仔猪头,年出栏育肥猪头,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仔猪每头元,每头育肥猪平均达斤,每斤7.4元,年产值可达余万元。
延长产业链条构建新格局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在此基础上,文波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整合现有资源,建成饲料厂,加大技术投入,加强人才培养,不断促进管理上经营组织化、生产标准化、装备设施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五化”标准,年出栏三万头的三期繁育基地开工建设,双兴农牧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按照当前生猪养殖低迷期,预计产值将达到余万元,稳步推进我乡生猪养殖链条趋于完整、融合度较深、科技含量较高、绿色生态环保高效的生猪产业发展新格局。
▲山岔分场
▲三期基地开工在建
▲基础设施健全
▲加强人才培养
家门口赚钱打开多赢局面
以发展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发展。近年来,虞关乡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龙头公司+基地+农户、农户入股分红等各种形式发展不断壮大生猪养殖产业,把具有产业基础或发展热情的农户吸纳到产业发展中,通过辐射带动,全乡共发展规模化、现代化养猪厂、合作社及能人大户26家,通过技术入股、劳务入股、资源股等形式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尝到了产业升级的甜头,分到了抱团发展的红利。
快速发展的生猪养殖业,已成为虞关乡群众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迈步走向小康的又一重要引擎。现如今,在虞关乡一座座标准化、现代化的生猪养殖基地、土猪散养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青山绿水间,共同唱响了“金猪”致富的虞关旋律,奏响了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嘹亮凯歌。
监制:王娟
审核:胡江涛
编辑/供稿:冉蕊
点赞,就是您对我们的最大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