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展现以人为本新作为续写温暖人心新篇章
徽县榆树乡卫生院的医生在火站村为村民巡诊。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李旭春
武都区坪垭藏族乡的小学生,高兴地吃着营养早餐。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李旭春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年,甘肃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积极做好稳就业促增收工作,不断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健康甘肃建设,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社会保险费率,调整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实施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和联合惩戒等制度,集中开展欠薪问题整治,千方百计增进群众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续写了温暖人心的民生新篇章。
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确保就业局势稳定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顾丽娟
年,甘肃省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以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为目标,以稳就业为主线,全力推动就业扶贫,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不断加大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全省就业局势稳定。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9.22万人,完成省政府38万目标任务的.21%;城镇登记失业率3.0%,控制在年度目标计划4%以内;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3%。
记者:请问年,我省人社部门在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丽萍(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年,我省持续完善落实就业创业政策,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稳定就业,积极培育壮大新动能开发就业岗位,进一步拓展市场增加就业岗位,鼓励支持贫困家庭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就业等方面入手,努力推动经济发展稳定和扩大就业。
全面落实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各项政策,加大援企稳岗力度;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有效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年,我省共向户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3.03亿元,惠及职工78.49万人;向户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失业保险应急稳岗补贴3.25亿元,惠及职工4.06万人。
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年)》,提出“三年共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万人次以上,其中年培训30万人次以上”的目标。年1至11月,全省共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9.91万人,占年度目标任务32万人的.7%。
积极鼓励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切实发挥创业扶持资金作用,积极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年,全省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2.63亿元,吸纳带动就业6.06万人。全省累计建成省级创业带动就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家,吸纳带动就业7万余人。
我省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统筹实施“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志愿服务西部”等基层服务项目,年共选拔招募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扶持1万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各类企业就业。为3.5万名应届困难高校毕业生每人发放0元的求职创业补贴。全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积极为失业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各项就业创业服务,不断加大就业援助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年,共帮助16.2万名失业人员和5.95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
扎实开展就业扶贫工作,通过开展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提高劳务输转组织化程度、深化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扶持创建“扶贫车间”、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等措施,全力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年,全省完成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38.55万人,其中建档立卡劳动力20.17万人;输转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9万人(其中未脱贫贫困劳动力19.4万人),创劳务收入.2亿元;全省新增扶贫车间个,累计达到个,吸纳就业9.1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36万人;全省共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个,有效帮助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实现就业。
强化兜底保障能力狠抓末端落实见效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俊勇
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凝心聚力、砥砺奋进,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切实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记者就此采访了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
记者:请问年我省在提升兜底保障救助水平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李剑(甘肃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年初,我省继续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和补助水平。全省农村低保标准比上年提高8%,一、二类对象年补助水平分别提高到元、元。全省农村特困供养人员供养标准按照具备生活自理能力、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分为三档,分别不低于每人每年元、元、元进行补助。通过社会救助政策性兜底保障,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和农村特困救助供养人员持续实现了收入上的“政策性脱贫”。
另外,年5月份以来,我省居民消费价格连续上涨,达到了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条件。根据省政府要求,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按月测算、按月发放”的要求,及时向城乡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连续发放了5至10月的临时物价补贴,累计1.71亿元,确保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11月份临时物价补贴正在发放过程中。
记者:请问针对我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民政部门都做了哪些工作?
李剑:在政策方面,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支持“两州一县”和18个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方案。在资金方面,年下拨深度贫困地区59.9亿元,占全年全省资金总量的52.5%,比年增加了5.3亿元,增幅9.6%。在项目方面,安排部省两级福彩公益金,资助“两州一县”和18个省定深度贫困县农村特困供养机构建设类项目71个,投入资金万元,殡葬、救助、儿童福利类项目21个,投入资金万元。
记者:请问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方面,民政部门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李剑:一是明确了单人户施保政策。对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农村低收入家庭中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经个人申请,参照单人户纳入农村低保范围。二是建立了农村低保渐退机制。脱贫攻坚期内,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剔除领取的低保金,家庭人均收入达到农村低保标准后,给予一定时间的渐退期,确保其实现稳定脱贫后再退出农村低保范围。三是充分发挥临时救助作用。对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困难群众,视情先按照1至2个月的标准给予临时救助,及时缓解其生活困难,再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核审批,将符合条件人员纳入相应救助范围。对在解决住房问题过程中基本生活遇到困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对象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通过临时救助及时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切实增强对解决“三保障”问题的支持作用。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李欣瑶
教育是国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在过去的一年,我省教育事业紧贴社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