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握中悬璧(公号同名),授权读史发布。曹操篡汉连载11

就在曹操忙于筹备称王,以及立太子等诸多事宜的时候,刘备也没闲着,在休养生息的同时,也在筹划着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之前张飞于巴西郡大破张郃,相当于把曹操的势力彻底赶出了四川盆地,此后攻守之势互易,轮到刘备一方主动进攻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年年底,刘备帐下首席谋士法正感觉时机已经成熟,适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即著名的汉中三策,这也成了蜀汉之后几十年间对外战略的基本政策。

所谓汉中三策,基本是远期、中期和近期三个目标。远期目标为消灭曹操、匡扶汉室,中期目标为蚕食雍凉、扩充实力,而近期目标则是稳守汉中,伺机待发。

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第七)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上中下三策并不冲突,只是实现的先后顺序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大前提就是要拿下汉中,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对于拿下汉中,法正极有把握,他的理由主要有两点。第一是曹操集团内部有问题,所以曹操不得不回去而无力继续进犯。第二就是汉中守将夏侯渊和张郃并不比我方将领强,我们完全有一战之力。

按法正的规划,就是要抓住曹操本人无暇顾及汉中,而当地防守力量又并不强大的这个窗口期大举进攻,趁曹操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汉中就已经到手了。即使曹操以后亲自来征讨,彼时主客之势互易,优势也不在对方了。

至于拿下汉中以后,那就是囤积钱粮兵马,等待机会实现上面三个目标了。

从后面的发展来看,法正所料一点不差,这也证明了汉中三策的深谋远虑。

如此良策,刘备自然是欣然采纳,汉中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刘备率先出招,他的战略部署是让张飞、马超、吴兰作为先头部队先行出发,进军武都郡下辩(今甘肃成县一带)。而进攻汉中的主力部队则由他亲自率领。

这一安排的目的就是率先占据有利位置,即兵法中所说的“争地”,牵制曹操关中方向的援军,而主力大军则争取在这段时间杀入汉中盆地。

由于褒斜栈道很可能并未修缮完工,曹操进军汉中的必经之路仍然是陈仓道,而陈仓道正好经过武都郡,堵在这里,曹操就很难对汉中进行支援了。因此曹操是必须要来争夺武都的。

作为武都郡郡治,下辩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扼守在祁山道上,还可以阻击陇右方向南下的援军。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个安排有些不妥,因为占据下辩并不能阻断陈仓道,所以张飞等人这支先头部队不如驻守陈仓道与祁山道的交汇处,也就是河池(今甘肃省徽县一带)。这样一来可以同时抵御关中和陇右方向的援军。

这种思路自然是没问题的,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下可能并不是最优选。主要原因就是河池并不利于防守。

之前曹操征讨张鲁时,在武都遭遇了当地氐人的激烈抵抗,在到达河池后,氐王窦茂率一万多人恃险据守,战败后被曹军屠杀殆尽。

这次战役破坏程度极大,曹军在杀死反抗者的同时,很有可能也对河池的城防系统进行大肆破坏,以免将来仍有人恃险作乱。

因此我推测在刘备军先锋北上之时,河池地区没有状况良好的城池可供驻守。

而下辩却有它的优势,年的时候,夏侯渊曾对武都的羌氐发动过一次打击,在下辩缴获粮草十几万斛。

还击武都氐羌下辩,收氐谷十馀万斛。(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第九)

这些粮草的下落无法探究,不过也很可能并未全部运回南郑。也就是说目前下辩大概率是有粮草的,这也是利于驻守的一个优势。

再看本次出兵的将领阵容,分别是张飞、马超、吴兰。

吴兰只是个小角色,事迹不详,而且也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他和刘备的大舅哥吴懿有什么关系,因此这里不做讨论。而张飞作为刘备身边最亲信的将领,也自不必说。

我们主要来看看马超。刘备这支先头部队的主将肯定是张飞,而马超的作用则主要是利用他在少数民族中的威望拉拢对方。

之前河池氐人被曹军大肆屠杀,因此氐人在河池的影响力已经很薄弱了,马超去了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而夏侯渊之前在下辩却没有这样的杀戮,因此这里少数民族的势力肯定明显强于河池。

也就是说马超只有在下辩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来。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这一战略部署的成效明显,随着刘备军先锋进军下辩,当地氐王雷定立刻发动一万多人响应。

以上这三点,应该就是刘备军先锋选择下辩,而不是河池作为据点的主要原因。

而且下辩也并不是不能防备曹军从关中方向的增援,因为曹军增援部队不可能放着下辩的敌军不管直奔汉中,那样的话后路就会被切断。

所以说屯兵下辩同样可以达到震慑陈仓道援军的目的。

不过这只先头部队人数应该不会太多,而他们北上的时候势必要经过汉中盆地西面的门户阳平关,曹军在此地必然是有重兵驻守的,他们就不怕遭到曹军的袭击吗?

事实上张飞马超等人并没有走大路,而是走了通过沮县的小路,沮县位于沮水之畔,作为汉水的支流,沿着沮水北上,便可不经过阳平关直接从金牛道转到陈仓道上,达到“暗渡陈仓”的目的。

会刘备遣张飞、马超等从沮道趣下辩,而氐雷定等七部万馀落反应之。(三国志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第二十五)

而且这一次出兵对马超来说也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他可以会一会老对手了。

时任武都太守正是当初和马超在陇右杀得难解难分的杨阜,两个人可以说是有着血海深仇。不过单凭杨阜肯定难以抵挡,等待援军是必然的。

曹操收到这一消息后也明白事态的严重性,急令曹洪带兵前往支援,曹休、曹真随行。

这一纪录出自武帝本纪,而曹洪本传竟然只字未提,考虑到下辩之战是一场胜利,这样就很不寻常了。

事实上曹洪自从曹操南征荆州之后,就在史书上销声匿迹了,等到他再次于史书中出现的时候,中间足足有着十年的空白。

早年的曹洪跟随曹操东征西讨,曾是曹操的救命恩人,后来官渡之战时,曹操亲自领兵袭击袁绍辎重,而曹洪完美地守住了大本营没有被袁绍攻破,也是立下大功的。由此可见,曹洪并非庸才。

可是曹魏一代宗室将领中,夏侯惇、夏侯渊和曹仁都排在他前面,而且以上三人分别独当一面。其中夏侯惇负责东线合肥,曹仁负责中线荆州,而夏侯渊负责西线汉中。

偏偏只有曹洪被曹操弃用了,而且几乎是雪藏了十年之久,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很可能是因为曹洪在功成名就后逐渐暴露了本性,迅速腐化堕落,于是为曹操所不喜。

其实这种苗头早就出现了,在十多年前曹操还没做丞相的时候,有一次做资产评估,谯县县令做出的评估结果是曹洪家资可比公侯。曹操听后说了一句:“我的资产也比不了他啊。”

这当然不是夸赞,而是曹操对曹洪敛财行为的讽刺。

曹洪不光贪财,而且性格放荡,目无法度。下辩之战结束后,在庆功宴上他竟然让一帮衣着暴露的歌女来表演。

虽然他是来援救武都的,但这也太过分了,军中岂能有这种场面?杨阜站出来大声斥责,曹洪这才醒悟过来。

这人和人之间就怕比较,夏侯惇清正廉明,曹仁恪守律法,这就比曹洪强多了。

再加上曹操本来就是崇尚节俭的人,因此对其愈发不喜欢从而弃用。我想如果曹纯还活着的话,这一次曹洪都不一定有机会。

不过现在曹操是真心想要重新启用他了吗?当然不是,曹操说得明明白白,曹洪和汉高祖刘邦一样贪财好色,身边没人管着不行。曹操早就把他看透了。

其实曹操真正想用的是曹休,曹家千里驹由此闪亮登场。

之前在讲石亭之战时提到过曹休,不过那时他成了陆逊赫赫战功的背景板。

但这并不代表曹休无能,毕竟陆逊实在太强。事实上曹休是曹魏宗室二代中的佼佼者。

曹操对其非常器重,称赞他是我家的千里马,出征的时候也时常带着他。这些年耳濡目染下来,曹休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军事素养,现在就等上阵的机会了。

这一次援救武都,曹休的职位是骑都尉、参军。不过名义上是副将,实际上曹操却让他做主帅。可见他的能力已经得到了认可。

太祖谓休曰:"汝虽参军,其实帅也。"(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第九)

不过曹休毕竟资历太浅,直接任命为主将不合适,因此就利用老资历的曹洪做个吉祥物,实际指挥权还是交给曹休。

曹洪也算知趣,立刻把军中大小事宜全都委托给曹休。

关于双方兵力多寡,我想刘备这边肯定是不占上风的,因为主力部队是要夺取汉中的,张飞马超的偏师作用是牵制。

听闻曹军南下支援,张飞选择了分兵,他率领一部分兵力进军固山,做出截断曹军后路的假象,吴兰则负责防守下辩,马超的动向史书没有提及,或许是去招募羌氐了。

这个固山具体位置难以考证,宋代作品《蜀鉴》中也说固山地点不详。

固山未详(蜀鉴卷二)

目前似乎普遍认为固山在下辩西北,这也是谭其骧地图中给出的结论,但我认为这种观点有些问题。

首先从下辩往西北走的话,那就是陇右方向了,而且再没有向东的道路了,这样一来,张飞还怎么去断从东面陈仓道而来的曹军后路呢?难不成要向西迂回到祁山、上邽,然后再翻越陇山进攻陈仓吗?

这种方案要奔波上千里,可能性太低了,有些异想天开。

另一方面,此战过后,张飞和马超带着残兵败将前往汉中和刘备汇合,可是下辩被曹军占领后,他们根本没有去汉中的路,这又是一个矛盾点,与后续战况发展不符。

所以如果张飞驻军的固山在下辩西北的话,曹军诸将应该不会做出他打算断本方后路的判断,而是会认为他将侵扰陇右。

因此我认为固山更有可能下辩之南。

左溪水流经下辩一带,今天叫做青泥河,这条河向东南方向注入嘉陵江,而这一河口正好就在陈仓道附近。

嘉陵江发源自陈仓道起始点大散关的西南一带,而陈仓古道前半段基本也是沿着嘉陵江上游河谷修建的,因此嘉陵江上游也叫做故道水,而陈仓道也叫故道或者嘉陵道。

这样一来,如果张飞带一支部队沿着左溪水向东南进发,到达固山后原地驻守,一旦发现曹军经过河池向西进发,他就可以马上进至左溪水与嘉陵江的交汇处,然后转入陈仓道北上夺取河池,也就能达到断曹军后路的目的了。

这就是我判断固山在下辩之南的理由,很可能是左溪水流域的某座山。

年三月,曹军进至武都。听闻对方动向后,诸将议论纷纷,不敢轻举妄动。

这时候曹休完美地尽到了主帅的责任,他站出来,做出了精准的判断。他说:“张飞要是真想断我们的后路,必然是暗中行事,唯恐被我们发觉。如今他大张旗鼓,那肯定是迷惑我们。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先击破下辩的吴兰,那张飞也就不足为虑了。”

曹休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应该是他知道张飞兵力不足,没有能力在截断本方后路的同时守住下辩,所以只能虚张声势。而这一结果造成的就是下辩防守空虚,正是绝好的机会。

曹洪对他言听计从,立刻发兵直扑下辩,吴兰兵力不足,大败而逃,雷铜、任夔战死。曹军先声夺人,取得了汉中之战的开门红。

由于曹军是从东面杀来,向东通往汉中的道路已经被堵死了,因此吴兰只能向西退往阴平,后为当地氐人首领强端所杀。

按三国志的描述,张飞分兵固山这一部署是遵照刘备的指示,他应该是授意张飞虚张声势迷惑曹军,给自己进攻汉中争取时间。

备遣张飞屯固山,欲断军后。(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第九)

事实上,如果张飞和吴兰一起死守下辩,同样可以达到牵制的目的,而且战败的风险要低得多。但最后却在没有优势的情况下贸然分兵,反而弄巧成拙。

这个失误成就了曹休,从此他一战成名,逐渐成为曹魏宗室二代中的顶梁柱。

不过目前刘备的形势倒不算太恶劣,因为曹洪这支人马并没有前往汉中支援夏侯渊,整个汉中之战期间,他都驻留在武都,目的应该是保持陈仓道的通畅。而他是在曹操撤兵以后才返回关中的。

也就是说下辩之战虽败,但对全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汉中大战胜负的倾向,仍然要看刘备主力这一路。

年夏秋之交,刘备大军集结于阳平关以西,法正、黄权、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等一干文臣武将随行,这几乎已经算是顶级配置了。

而曹军也是不遑多让,夏侯渊手下张郃、徐晃、郭淮等也是人才济济。

双方将星云集,一场巅峰对决即将打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