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诚信医院 http://m.39.net/pf/a_8923448.html

新中国甘肃工业的发展历程(上)

刘正平

甘肃工业发端于晚清时期的“洋务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共和国发展的步伐,甘肃工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辉煌而艰辛的历程,见证了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历史,是新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新中国成立后,甘肃与全国一道走上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一五”计划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全面推进,以重工业为主的甘肃现代工业格局初步构建。“三线”建设时期,甘肃作为全国重要的后方基地,国家又布局安排了一大批军事工业和电子工业,全省工业迎来了第二个快速跃升期。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恢复发展经济,为甘肃现代工业的起步奠定了基础

“洋务运动”后,甘肃具有近代化意义的工业实现从无到有,但发展十分缓慢。新中国成立后,甘肃在党的领导下,贯彻执行“一化三改”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展恢复国民经济的各项工作,开启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

接管和没收官僚资本企业并转为国有。随着兰州及甘肃全境的相继解放,兰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随之成立,同时中共甘肃省委、甘肃行署机关也进驻兰州,对工矿企业实行“安定人心、恢复生产”和“依靠工人、管好工厂”的方针,接管了兰州电厂、甘肃煤矿厂、甘肃化工材料厂、甘肃机器厂、甘肃水泥公司、地质调查所、兰州工业实验所、石油公司运营处和勘探处、兰州自来水工程处、兰州毛织厂、兰州制药厂、兰州机器厂和驻陇办事处等30多个厂矿企业以及西北面粉厂和西北毛织厂中的官股。玉门解放后又接管了玉门油矿,同时还有战争年代创建的一小部分手工企业。这些工业企业和单位在接管没收归全民所有后,逐步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主导成分,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工业经济的初步恢复和发展。首先,对没收和接管的官僚资本企业进行整顿和改造。紧紧依靠工人、群众,建立健全生产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增加企业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能力,改进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工厂的管理和生产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7.91%,比上年上升5.89个百分点。其次,对于私营工商业,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方针,调整公私关系、产销关系、劳资关系,积极扶持私营工商业恢复和发展生产,帮助有利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渡过难关。私营工业户及手工业作坊由年的户,增加到年的户。最后投资新建工矿企业。国家在三年经济恢复期为甘肃全民所有制单位提供基本建设投资2.68亿元,郑家庄电厂、张掖电厂、临夏水电站、兰州卷烟厂、兰州文化造纸厂、甘肃农具制造厂、徽县和平凉酒厂等企业相继建成投产。至年,全省工矿企业增加到个,工业总产值达2.42亿元,比年增长85.06%,工业产品产量和品种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和发展,呢绒、毛线、原盐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七、八、九位。

完成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年开始,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过渡时期总路线,对全省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行总体部署。各级党委政府本着“自力更生、勤俭办社”的原则,将大量分散的手工业者和个体工商业者团结组织起来,逐步培养锻炼其集体思想和集中生产的习惯,丰富生产管理和经营经验,形成行业优势。在私营工业改造中,确定对国计民生需要,设备、资金等基础条件较好,又有发展前途的金属制品、木器、食品、陶瓷等24户工业企业先行改造;涉及国计民生的或进行改造或逐步淘汰,并转业安置从业人员;涉及群众暂时需求的维持生产,逐步改造;需要改造的与生产业务相关的企业,采取以大带小、以先进带落后的原则,先并厂后公私合营;已经公私合营的企业,按业务关联性、生产好坏或流动资金的宽缺情况等,进行小厂并大厂。年,全省私营工业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总产值.5万元,占私营工业产值的93.9%。

随着经济的全面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完成,甘肃工业经济伴随共和国前进的脚步,在国家计划的主导下,形成了一批以全民所有制经济为核心的工业企业,成为甘肃工业的基础铺垫,为向社会主义转变进而实现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一五”“二五”时期,国家重点工程项目陆续落户甘肃,大规模工业建设全面推进,初步构建起以重工业为主的甘肃现代工业格局

自“一五”计划开始,国家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西部作为工业建设的重要基地,甘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矿产资源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投资建设地区。在“建设大西北”的号召下,许多东南沿海工业内迁,甘肃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工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以重工业为主的现代工业开始形成。

国家重点项目落户甘肃。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确定了项苏联援建和其他限额以上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其中16项落户甘肃(包括9个民用企业、7个军工企业;兰州占12个)。这些重点工程的建设装备了国民经济重要部门,填补了我国工业领域的一些空白。“一五”期间建成当时国内设备最新、规模最大,有“亚洲第一水厂”之称的兰州自来水厂。“二五”期间兰州炼油厂、兰州化肥厂、兰州合成橡胶厂等相继建成投产。兰炼是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炼油厂,一期工程使中国原油加工能力比年扩大了1.4倍,在全国新增生产能力中,兰炼以30%的比例独占鳌头。兰州化肥厂投产后,结束了我国西北地区不生产化肥和甲醇的历史,实现了“零”的突破。兰州合成橡胶厂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合成橡胶的历史。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建设的大型有色金属联合企业。兰州石油机械厂、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合并投产后,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大型石油钻机。酒泉火箭发射场于年11月5日发射成功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远程导弹。到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11.38亿元,重工业所占比重从年的8.75%增长到49.63%,全省工业的重型结构不断强化。

地方工业加速发展。年5月19日,省委常委会根据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发展地方工业的意见》,通过《关于发展甘肃地方工业的意见》,指出地方工业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大规模基建服务,要发展建筑材料业,扩建和发展煤矿业,加强矿产勘探工作,建立中小型工业,发展农村服务和供应。按照省委的部署,兰州、张掖、酒泉等地陆续建起砖瓦厂、石料厂、耐火材料厂、木材加工厂和木器制造厂等,生产部分工业建设所需生产资料。甘肃20多个地方的国营厂矿改建和扩建,包括电站、农具厂、建筑材料厂、榨油厂、乳制品厂、亚麻加工厂、铁工厂和煤矿等。全省各地还积极兴办轻工企业,陆续兴建和扩建兰州玻璃厂、日化厂、造纸厂、热水瓶厂、甘南乳品厂、天水火柴厂、徽县酒厂、安口陶瓷厂等。甘肃地方工业产值由年的1.8亿元增长到年的3亿元。甘肃地方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不仅保障了重点项目的落户投产,也对促进全省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兴工业城市崛起。“一五”期间,兰州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城市,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使兰州由昔日的消费城市转变成为以石油、化工、电力、机械制造为主的现代化新兴工业城市,一举奠定了兰州重工业城市的地位。除重工业外,各地的商业、服务业、轻工业也纷纷支援兰州,其中上海市于年和年共有47家商业、服务业、轻工业企业迁兰,有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社会有影响、经营有特色的信大祥绸布庄、泰昌百货店、意姆登洗染店、上海照相馆、悦宾楼餐馆、登记理发店、佛慈制药厂、美高皮鞋厂等。兰州还从上海公私合营企业中引进资金万元,修建商场、饭店、浴池以及商业学校等,不仅填补了兰州市的空白,也为全省的商业、服务业、轻工业发展起到了示范推动作用。“一五”期间,兰州工业企业从解放初期的16个增加到个,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17亿元,为解放前的19倍、年的4.7倍。随着建设大军汇聚兰州,兰州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人口猛增。年兰州城镇人口人,乡村人口人,年城镇人口猛增至人,乡村人口人。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兰州市城镇人口呈上升趋势,而且人数远远大于乡村人口。年到年末外地迁入人口占有很大比重,这一时期的外地迁入净增人数为人,占增长人口的41%。其中文化素质较高的移民不仅给兰州带来了新的气息,提高了兰州在全国的地位和形象,也使整个社会面貌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人们的思想、道德、精神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奋发向上、助人为乐的良好社会风尚。与此同时,随着矿产资源的发现,白银、嘉峪关等工业城市拔地而起。白银市因兴建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国营银光化学材料厂而设市,成为国内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嘉峪关市也因年发现肃南镜铁山铁矿,伴随着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发展而兴起,成为一座新兴工业城市。

“一五”“二五”期间,国家投资重点项目的建设,构建起甘肃现代工业的基本框架,带动地方工业快速发展,建成以石油化工、有色金属、重型机械制造、电力、建材以及国防工业为支柱的工业结构,为甘肃现代化工业奠定了重要基础,有力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中不少项目和产品填补了国家工业发展的空白,创造了许多“共和国第一”,同时甘肃作为新兴工业省份强势崛起,改变了国家工业版图,改善了我国东西部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状况,区域经济差距开始缩小,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三线”建设时期,国防军工企业蓬勃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门类齐全的甘肃工业体系基本形成

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开展了以备战为中心、军工为主体的“三线”建设,把国内生产力布局特别是国防工业布局从东南沿海向内地进行战略转移,甘肃成为承接“三线”建设的重要省份之一,再次迎来工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党中央发出“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国家先后从北京、天津、上海以及东北等13个大中城市调配数万建设大军,自年全面展开到年左右基本结束,主要集中在“三五”和“四五”时期,第五个五年计划续建收尾,共计从东部及沿海地区向兰州、白银、天水、金昌等地迁入户以机械、电子、军工为主的企事业单位。在“三线”建设大会战的强力推动下,甘肃工业体系加快完善,在共和国工业发展中的地位也大幅提高。

基础工业全面推进。“三线”建设开始后,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保三线、保军工、保基础工业”的方针,积极推进能源、交通、通信、建材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建了以长庆油田,刘家峡、八盘峡水电站,窑街、靖远、华亭煤矿等为代表的一批能源企业,以兰州平板玻璃厂、白龙江林业局、兰州建筑机械厂、甘谷石棉制品厂等为代表的一批建材企业,以天兰铁路电气化改造、兰州西站机械化编组站、嘉峪关机场改扩建、兰州至庆阳民航线路开通为代表的民航铁路交通运输项目,以“线型标准化、路面黑色化、桥梁永久化、夹道树木绿化”为建设标准的公路交通运输线路,新建铁路支线公里,新建公路公里。并先后建成兰州与西北各省(区)及北京等各大中城市的载波电话,兰州至西安通信干线微波,覆盖全省各县(市)的市内电话和97%乡(镇)的农村电话。基础工业的推进保证了“三线”建设全面展开,兴建的与工业企业特别是军工企业相配套的能源、交通、邮电等设施,不仅充实了物资供应,同时也使各类服务设施和迁建企业的配套协作产品得到了有力保障。

工业体系日趋完备。“三线”建设期间,以石油化工和仪器仪表为代表的机械制造工业,以电子器件、通信和半导体设备为骨干的电子工业,以战略武器和轻重型军事装备为特点的国防科技工业,都形成了相当的生产规模,门类齐全的甘肃工业体系逐步完善。冶金有色行业中,镍、钴和铂族贵金属产量,以及稀土化合物等产量均居全国第一,10种有色金属位居全国第二,兰州炭素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批核反应堆特种石墨,关键技术指标超过前苏联;石油、化工行业中,国家于“三五”时期投资4.77亿元,从欧洲引进的乙烯砂子炉、聚乙烯、聚丙烯生产装置和我国第一套万吨级丙烯腈生产线在兰州建成,生产出我国首批合成树脂和合成纤维产品;国防军工行业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用“长征一号”火箭将“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送上太空,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电子工业的秦安天光集成电路厂接连开发出两大系列集成电路的个新品种,电参数全部达到美国同类产品技术指标,走在了同行业前头;轻工企业拥有塑料、皮革、五金、家具、工艺美术、服装鞋帽等16个行业,年建成的全国四大油墨厂之一的甘谷油墨厂,产量产值分别占全国第三、第四位,被誉为世界一流的“敦煌牌”酞菁蓝系列颜料,填补了国内空白;医药行业建成一批骨干医药企业和市(县)中成药生产及中药材加工的制药厂,兰州佛慈制药厂的中成药在技术、质量和生产水平上在全国同行业名列前茅,产量、出口居全国之首。

工业布局不断优化。在“三线”建设布局之初,省委、省政府经过多方勘察论证,确定除原有工业区的加强项目外,新建重点项目以天水、平凉、定西、白银、张掖、酒泉6个专区,形成“九点一线”安置布局(即以酒泉、张掖、永登、红古、靖远、临夏、定西、天水、平凉和白银宝积山铁路线为主)。到20世纪70年代末,全省工业由新中国成立之初主要集中在中部特别是集中于省城兰州,转变为兰州、白银为中心的电力、有色金属、石化、机械、轻工、建材中部综合工业区;河西地区以钢铁、石油、镍和稀贵金属为主的工业产地;天水以电子、机械、轻纺为主的东部工业区;平凉、庆阳、陇南以煤炭、石油、电力、林业为主的能源基地。工业地区布局既趋于合理又各具特色。省内区域结构的变化,不仅助推新型工业城市的兴起,加速甘肃城市化发展进程,而且带动了边远贫困地区工农、交通、文教卫生、科技等全面发展。金昌也在这一时期,伴随着金川公司的建设和发展以企立市,步入了新兴工业城市的行列。

经过“三线”建设,甘肃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工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初步建成了一个以能源、冶金、化工、机械、轻纺、建材为骨干,结构趋于合理、门类较为齐全、生产水平较高、物质和技术力量雄厚的工业基地,显著改变了甘肃工业的落后面貌。为保证“三线”内迁工业快速发展,一大批现代化企业、科研和教学单位内迁,给兰州带来了大批学者、专家、教授及工程技术人员和大量先进的科技设备,增强了省会兰州的科技实力。全省科技队伍已逐步发展为包括中央各部所属研究院(所)、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所、国防科技工业部门所属科研单位、地方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在内的“五路大军”。在国家统一计划下,搬迁到兰州的研究院(所)有14个,其中有兰州石油化工设计院、兰州电源车辆设计所、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兰州地质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院、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化工设计院、化工部涂料工业研究所等。截至年,这些院所的科研人员已达到余人,成为一支建设兰州、振兴甘肃的科研大军。年甘肃工业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3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甘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化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转变。

(作者系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