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县师范是我的母校,是我魂牵梦绕的乐土,我曾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青春岁月。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作为地方党史工作者,我即开始抢救、挖掘、整理成县师范红色校史,断断续续到今天,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在像大海捞针一样的探寻中,发现那些渐渐远去的成师人身影和他们身上散发出的熠熠光彩……

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育才摇篮

年“七·七”事变后,抗战全面爆发,成县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文化教育在民族复兴中的重要作用,提议建立一所为抗战救亡培养人才的新型中等学校。首先由地方知名人士左汉光发起,向当地政府和甘肃省教育厅呼吁,请求兴办成县县立初级中学。是年秋,成立了“成县初级中学”筹备委员会,由成县县长杨福基、教育局长钟必就、东小校长左汉光及地方开明士绅7人组成。县长杨福基任主任委员,左汉光任副主任委员,正式开始了筹建工作。

在筹委会主持下,首先遴选校址。经实地踏勘,最后确定城内北大街万寿寺作为建校地址。此地宋代为报恩寺,明代改称万寿寺,位于县城西北紫金山东侧。紫金山是一座孤峰屹立的山源,山从平地拔起,从正面看端正庄严,从侧面看挺拔秀丽,每当旭日东升,晓霞映耀,就像披上了紫袍金带,故名“紫金山”。万寿寺即座落在紫金山下,寺内地域开阔,绿树掩映,环境优雅,不失为办学的理想佳境。

建校之初,筹委会本着因陋就简的原则,对因长期驻军损毁的寺宇略加修葺,并新建了部分校舍,计有教室、办公室、教工室、学生宿舍总共51间,使学校初具雏形。这时,筹委会和成县地方热心教育的人士又考虑到,为了卓有成效地在成县普及教育事业,当务之急,首先应从培养合格的教师入手,如若办一所师范学校,实有一举两得之妙。基于这样的认识,筹委会成员几经磋商,正式向甘肃省教育厅书面上报,经不懈努力,终于得到教育厅批准,将年建成之“成县县立初级中学”改名为“成县乡村简易师范学校”,并于年春季招生一班,招收学生50名。

开学伊始,学校行政领导和师资缺乏成了燃眉之急。在这种情况下,校长暂由成县县长杨福基兼任,另调左汉光、邓伯勋(甘肃学院毕业)、汪作炎(兰州师范毕业)等担任教师,解决了学校所面临的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实际困难。年夏,王乐恺从北京大学(抗战爆发后该校与北京师范大学部分教师迁至陕西沔县,组建成西北联大)农经系毕业回到家乡成县,经由成县报请甘肃省教育厅批准,任命其为“成县乡村简易师范学校”校长,王又延聘从北大毕业的同班同学卜宪基(山东日照人,建国后任山东农学院教授、系主任、校党委成员),来校任教导主任,夏国珍任训导组长,邓伯勋任总务主任,共同负责学校行政管理和教学工作。

当时,部分流亡甘肃的华北籍中小学教师和大专院校学生云集天水,王乐恺、卜宪基闻讯后又从天水聘请了穆庆屿、田宝瑞、王次兰等来校任教,后又聘张达、张子敬、邓瑞明、孟敦学、周道、苗克竣等加盟教师队伍,使学校一度出现了人才济济的现象。

在王乐恺、卜宪基、邓伯勋等人主持下,学校坚持民主办学的方针,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校出现了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景象。

在学生课程设置方面,除按照师范学校特点开设专业课,如《教育概论》、《教育心理学》、《各科教学法》之外,还开设了《农业概论》、《农业经济学》,其它课程开设与普通中学相同,有国文、数学、物理、化学、动植物学和音、美、体等课程。

在办好四年制师范教育的同时,从年开始,还附设国民教育师资培训班,简称“国教班”,学习期限为一年,每班50人,为成县及周边各县解决了小学教师紧缺的困难。

年,经甘肃省教育厅通知,“成县乡村简易师范”正式改名为“甘肃省立成县师范学校”,同时设立中师部,学制由“四、二制”改为“三、三制”,面向陇南各县招生,开创了陇南中等专业教育的先河,成为陇南培养小学教师的中心,从此在甘肃教育界崭露头角。

民族危亡时发出的呐喊

上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成县师范的师生们演绎了一段感人的抗日救亡佳话。

当时,抗战方兴,民族危亡形势极为严峻,整个华北的大片国土已沦陷于日寇的铁蹄之下。一批流亡甘肃的华北籍中小学教师纷纷来到天水,成立了“战时教师服务团”,并创办了“困难中学”(即天水五中)。就在这时,“战时教师服务团”的部分教师应聘到这所新成立的师范学校执教。这些教师亲身经历了日寇铁蹄的蹂躏和国民党败军的骚扰,对国家民族的危亡有切肤之痛,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愤慨万分,迫切要求抗日救国,他们以忧国忘身的豪迈气概满腔热枕地向学生宣传领导抗战的政治主张,传播“生活书店”“开明书店”“三联书店”出版发行的进步书刊,高尔基、托尔斯泰、鲁迅、郭沫若、茅盾、闻一多、巴金、夏衍、曹禺、田汉、邹韬奋、范长江、艾思奇等中外进步作家的作品,和《全民抗战》《文艺阵地》《黄河》等进步刊物,都成为学生课外必读的书刊。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师们还经常组织以抗战救亡为内容的作文竞赛、论文竞赛、歌咏比赛和读书演讲会。这些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热血青年,徽县、西和、礼县、康县、武都、文县等邻县的学生,也纷纷来报考成县师范。由于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学校办得很有生气。

延安时期的叶滨同志

为了适应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团结广大青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教导主任、“民先”队员卜宪基在摸清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思想状况后,首先在学生中发展了一批抗日民族先锋队队员。在此基础上,正式成立了“成县师范抗日救亡宣传队”,共20多名队员,由成县师范第一届学生折步洲(即叶滨)、邓述祖(即邓品珊)等负责。在卜宪基、田宝瑞、王次兰等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先后排演了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捉汉奸》《狂欢之夜》;歌剧:《渔光曲》(根据电影《渔光曲》改编);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刀进行曲》《流亡三部曲》《热血歌》《保卫黄河》《铁蹄下的歌女》等20多个宣传抗日救亡的文艺节目,深入城镇乡村进行演出。宣传队每到一地,当地群众就热情帮着搭台子、搬道具,使宣传队很快就能演出。有些节目,观众看了还想看,宣传队就不厌其烦地再次为他们演出,直到观众满意为止。就这样,全县乡镇和部分村庄都留下了宣传队进行演出的足迹,他们还渡过犀牛江,到康县县城作了巡回演出。

年10月,由卜宪基倡导创办了一份抗日小报,报头题名为《卢沟桥》。作为成县师范校刊,用《卢沟桥》作刊名,正是以期师生永远铭记“勿忘国耻,驱逐倭奴”的初心。可以说,这一校刊刊名的提出为成县师范注入了爱国报国的精神基因。

《卢沟桥》校刊由折步洲、邓述祖任主编,高联珠负责刻写,半月一期,用壁报形式张贴,后来,有时编成四开两版的油印小报。内容主要以宣传抗日救亡为主,版面活泼,图文并茂,体载多样,有散文、诗歌、评论、漫画、宣传画等。一些重大资讯和抗日救亡宣传队在各地开展宣传活动的情况,均登在显赫位置。如“平型关大捷”、“台儿庄会战”、“武汉失守”等重大资讯,都以号外进行刊登。如折步洲撰写的《宣传在袁家大庄》一文,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当地群众在观看演出后,踊跃为支援抗日救亡捐款的情景。这篇文章曾被西安出版的进步刊物《西北青年》刊登。邓述祖以《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为题撰文,深刻揭露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年3月,《卢沟桥》改为周刊,临时有重要资讯消息,就编成传单,群众称为“快报”,发行范围也从学校面向社会。因编辑人员同时也是宣传队的骨干,所以刻印工具由宣传队携带,宣传到那里,就在那里刻印,使之能及时和民众见面。

这一时期,国内政治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国民党由对外抗战逐渐转向对内反共,消极抗日,大肆散布“攘外必先安内”的论调。《卢沟桥》抓住时机,及时刊发文章,揭露国民党对外消极抗日,对内积极反共的行径,使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进入了新的阶段。由于《卢沟桥》的斗争锋芒刺痛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要害,国民党地方当局公开出面干预,并暗中进行特务活动,列出黑名单,下了通缉令,妄图镇压学生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卜宪基决定让折步洲、邓述祖、王嘉恺、李建章、石琦、胡思智等同学即速离开成县,以摆脱国民党地方当局的政治迫害。

折步洲、邓述祖奔赴延安

年初,一个天黑风高之夜,折步洲和同班同村同学邓述祖,拿着卜宪基写给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的信,秘密离开成县,开始平生的第一次远行。

当折步洲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他可信的唯一长辈——奶爸时,这位年逾华甲,红军时代曾担任过苏维埃主席的张星月老人,心里油然升起了强烈的欣喜之情。奶爸将他省吃俭用积攒下的六块银元塞进步洲的行囊里:“你们出门路上作点盘缠吧。”并千叮咛万嘱咐,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说话间不觉已来到大路沟口的官厅。原来,古时在这里修了座亭子,供过往官员小憩。当地百姓俗称“接官厅”,到成县赴任和离任官员都因到“接官厅”而心生欢喜。其实步洲奶爸内心是祈望,奶儿子他们这次远行一路顺风,日后能成大器。

任甘肃省教育厅长时的邓品珊

告别了奶爸,折步洲和邓述祖沿古道继续向东前行。这条古道自古就是从成地到关中的捷径。走完多里崎岖山路,意味着艰难的大散关古道已被抛在身后,再往前走就到了宝鸡。在宝鸡他们乘上去西安的火车,一路上满眼是坦荡如砥的秦川平原,两个蓄势待发的年轻人,如同刚刚冲出峡谷的一条河,最终将汇入一片革命的洪流。

年2月16日,折步洲和邓述祖找到了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办事处的同志看了卜宪基的信件后,热情接待了他们,当即给两人起了化名,折步洲化名“华露果”,邓述祖化名“雷进”,由办事处介绍到由冯文彬任校长的陕西三原县安吴堡青训班学习,同年5月到达中央所在地延安。

到了延安,折步洲和邓述祖进入了一个与家乡成县迥然不同的世界,那就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在他们眼里,延安独秀世界之东方,是革命圣地,是梦想中的精神家园。遥望巍巍高耸的宝塔山,聆听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传来的歌声。这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不由得使他们心潮澎湃,眼前为之一亮。

折步洲和邓述祖心中向往的远方,革命的远方,也是梦想和诗意的远方,如今就在脚下。在这两个春风得意的年轻人眼里,自己不光是思想进步,爱国忧民,乃至建功立业,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就像奔腾不息的延河,一路尽是好风好水。

到延安后,折步洲因表现突出,被选送到延安泽东青干班学习。年秋至年2月,先后在延安延长县青救会、陕甘宁边区青救会、绥德县青救会任干事、宣传科长等职;年3月至年4月任米脂县东小教师;年5月至年任《米脂报》编辑,从这时起折步洲正式改名叶滨,并于年8月加入。年至年7月,叶滨先后在延安《解放日报》《群众日报》任编辑、和新华社西北总分社及《陇东报》主编。年8月26日兰州解放后负责创办《甘肃日报》,任副社长、副总编辑、主编(社长、总编辑由省委宣传部长阮迪民兼任),长期主持《甘肃日报》日常工作。

邓品珊到延安后,年5月至年7月在陕甘宁边区富县张村驿小学任教导主任、副校长。年7月至8月在延安边区教训班学习,同年8月至年2月在延安边区教师联合会任常委、宣传部长。年6月加入,年8月调甘肃陇右工委任地下党支部书记、总支书记。年被派往敌甘肃省保安司令部骑兵团做兵运工作。年8月,骑兵团起义后,编入西北野战军第二骑兵团,任团政治部党支部书记。

建国后,叶滨、邓品珊长期在省级资讯宣传教育等部门担任重要领导工作,为甘肃省的资讯、宣传和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抗战时期的成县师范校歌

一首抗战时期的老歌,记录着一段难忘的历史。

“国难严重,民生危艰。抗建大业,共负仔肩。陇右学府,人才渊源。复兴民族,还我河山!”这首产生于抗战时期的甘肃省成县师范校歌,曾激励不少爱国青年投笔从戎,成为驱逐敌寇的精英。

北大毕业时的王乐恺

年夏,王乐恺从北京大学农经系毕业后,适逢成县地方有识之士全力以赴筹建成县乡村简易师范学校。作为成县早起的北大学生,王乐恺被擢选为首任校长。他积极倡导和实践著名教育家陶行直的教育思想,把国文教师张达(山西大学教育系毕业)提出的“坚(持志须坚)、苦(力行以苦)、奋(朝夕勤奋)、达(兼善求达)”4字作为校训,鼓励学生刻苦读书,努力做抗战救亡的栋梁之才。他还结合当时形势,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在他的积极倡导和支持下,学校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对唤醒民众起来抗日救亡,引导进步学生向往革命圣地延安起到了导向作用。

成县师范规模化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使这所学校迅速成为当地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从而筑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战宣传舆论阵地。在如火如荼的抗战文化浪潮中,成县师范校歌也开始酝酿。

校歌歌词,由时任成县师范国文教师的左汉光创作。左汉光、宁照青,成县县城北泉人,毕业于甘肃省立第一师范。他博通经史,才华初众,对音韵、训诂颇有研究,尤长于诗词和撰联题对。经深思熟虑和反复推敲,歌词终于脱稿:“仇池之麓,汉江之源。成县师范,巍峨其间。学须勤奋,志务贞坚。达已达人,先苦后甘。国难严重,民生维艰。抗建大业,共负仔肩。陇右学府,人才渊源。复兴民族,还我河山!”

歌词写成后,从中原流亡成县的青年音乐教师周道反复吟咏,很快就写出了节奏明快、昂扬激越的曲谱,经配乐试唱一举获得成功,并在全校迅速传唱开来,成为当时成县师范抗日救亡宣传队进行演出的节目之一。

年10月,成县师范举行建校50周年校庆时,由老校友王奋武边忆边唱,由成县师范高级音乐讲师李士熙记录,才有了今天看到的成县师范校歌的曲谱。

83年过去了,这首曾影响了一代热血青年的红色歌曲,将载入史册,永远流传下去。

黎明前喷薄而出的曙光

从风云激荡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到创造战时师范教育奇迹的育才摇篮,再到解放战争胜利的前夜,一代代成师人前赴后继,投身于争取民族解放的爱国民主运动之中,寻求救国图存之路。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变革中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也锻造了化育桃李、爱国报国的精神品格。

小川地下党负责人郝万杰

年8月,为了在青年学生中发展革命力量,成县临时工委书记茹素和小川地下党负责人郝万杰,考入成县师范中师班,一边读书,一边开展党的地下活动,使革命的红色基因迅速渗透到学校,成师学生中“反内战、反迫害、反饥饿”的声浪迅速在校园兴起。学校地下党员和进步师生发挥先锋作用,一大批骨干人才锻炼成长。

年8月,天水、礼县、西和相继解放,国民党胡宗南部九十军仍盘踞在成县大地上。为迎接成县解放,成师学生中的地下党员向地方反动势力发起政治攻势,策动地方反动武装倒戈;校内师生自发组织起来开展护校活动。这一时期,张青峰、王连科、王润家、王润国、台振武、张屏、邓树学、邓彩莲、台生彩、李树桂、郝超然、李芝灵、张光泽等一批进步师生,先后加入,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

在成县师范地下党组织发展过程中,成县临时工委书记茹素起到了导路先锋的作用。年10月,茹素和他的战友们在上级党组织的部署下,以“陇南先遣指挥部”的名义,秘密张贴宣传标语,开展政治攻势,瓦解敌人,组织发动群众抗丁抗粮,在成徽交界的龙王洞一带开展武装斗争,配合迎接成县解放。11月20日,被胡宗南部九十军53师别动队包围,虽经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弹尽无援,年仅25岁的茹素同志不不幸壮烈牺牲。

成县临时工委书记茹素

72年前,茹素同志为了成县的解放事业和人民的幸福,赴汤蹈火,用宝贵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华章,也为成县师范红色校史增添了最为精彩的一页!

英烈功勋彪炳史册,烈士精神烛照未来。百年党史与成县师范红色校史交叠,虽然时代不同,但爱国主义精神始终在不断升华。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和陇南高等学府的学子,要利用最新技术手段,把当前正在进行的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政教育、校史校情教育结合起来,还原时代风骨,让“遥远”的历史变得可亲可近可学,用优异的骄人成绩庆祝一百周年华诞!

(作者:张忠)

作者/来源:陇南成县发布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7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