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已过,东风解冻。正值春耕备耕时节,陇原喜迎几场弥足珍贵的雨雪天气,瑞雪滋润田野,有效缓解了土壤旱情,为全省抗旱减灾、春耕备耕带来了新气象。
定西市安定区农田里覆盖着厚厚的积雪。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朝霞摄
天帮忙,人努力。全省各地推动“三抓三促”行动走深走实,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深入田间地头,开挖沟渠,修渠清淤,集蓄水池,拉运春耕物资,抢墒顶凌覆膜,春耕备耕由南向北、从东到西陆续展开。
农资调度保供需
在渭源县会川镇,农资经销大户田国鼎忙乎着,一边装卸农资一边说,“春节过后,已经从山东、山西、宁夏等地拉运储备了多吨农资,最近还要拉运多吨农资。今年春季天冷,再过一个月,闰二月后开始春播,就到了农资销售旺季,所以提前储备好农资。”
渭源县会川镇农资经销商田国鼎储备了充裕的农资。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朝霞摄
会川镇沈家滩村村民王小兵,一口气买了5袋药材专用复合肥、2袋尿素、3袋羊粪复合肥,开着小三轮拉回家。
王小兵去年种植5亩当归、2亩蚕豆,收成都很好,中药材收入2多万元、蚕豆收入多元,今年他准备再种5亩当归、2亩党参。“种中药材,先要给地里撒上复合肥,再移栽苗子,绿肥滋养,出苗一定很旺。”王小兵满怀信心地说。
渭源县会川镇沈家滩村村民王小兵(右一)购买农资。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朝霞摄
立春以来,甘肃不误农时备春耕,紧盯规划、种子、农资、资金、技术、服务“六要素”,扎实抓好春耕备耕工作。各地动员经销商提前调运储备农资物资,准确掌握春耕备耕农资需求量、库存量、调运量,规范农资市场、保障农资需求,打好全年农业生产第一仗。
据省农业农村部门和供销联社系统调度,全省各地已储备化肥.4万吨、种子.3万吨、农药.9吨、农膜12万吨、有机肥.5万吨,储备量与往年同期相比均有增加,基本能够满足春耕生产需求。
建设高标准农田
“这几场雪下得好啊,我家地里的2亩冬小麦和1亩冬油菜,喝饱了!”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将台村村民党永新介绍,去年秋播小麦和油菜,出苗好,但冬季天气干冷,土壤墒情差,多亏了这些天雨雪充足,小麦和油菜返青好。
据省气象局通报,由于前冬气温偏低、降水少,河东土壤底墒差。今年2月以来全省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2倍,省气象局紧抓有利天气条件,组织开展大范围人工增雨雪作业,2月7至8日,张掖以东12个市州开展地面增雨雪作业点次,发射人工增雨弹发,火箭弹枚,有效增加了降雨量。
徽县农技人员查看冬小麦墒情。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杨晓辉摄
据省农业农村厅农情调度显示,去秋全省完成冬小麦播种.5万亩,同比增加0.3万亩;冬油菜播种万亩,同比增加2.3万亩。监测显示,冬小麦旺苗、一类苗分别增加了2.4%、17.3%苗情长势好于上年同期。近期中东部普降好雪,为旱地冬小麦返青创造了良好条件。
同样在将台村海拔米的高标准农田里,定西沃土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武权,种田不再“看老爷眼色”。年实施旱作高效节水项目,引洮河水上山,应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节水增粮项目实施与高标准梯田建设、引洮灌区提质扩面、撂荒地整治、化肥减量增效”四个相结合,建起了亩的引水上山马铃薯水肥一体化示范区。
安定区鲁家沟镇将台村水肥一体化示范区,种植的马铃薯枝繁叶茂。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安磊摄
“通过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旱塬变良田,每亩用水立方米左右,去年马铃薯平均亩产公斤,较对照亩产公斤亩增产公斤,增产四倍。”合作社科技特派员安磊说。
将台村水肥一体化示范区的马铃薯去年喜获丰收。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安磊摄
我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高地力和粮食增收的直接抓手,去年新建高标准农田.6万亩。今年积极争取,国家下达甘肃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全省多措并举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陇南、天水等土壤逐渐解冻的地区,率先开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田间道路、田间水利等工程建设,其他地区全力准备,春播前全面进场施工,力争一季度完成50万亩建设任务。
涓涓清流润沃野
近日,在甘肃农垦亚盛金塔农场,干部职工紧抓早春有利时机,扎实做好生态补水争取、渠道林带清淤管护、机井检修维修等,全力保障春播春灌用水需求。
金塔农场职工清理渠道。甘肃农垦集团供图
金塔农场水电管理服务中心的党员干部职工加班加点,对主渠道和支渠道中的杂草枯枝、淤泥冰块、砂石垃圾等全面清理,同时加高加固渠堤,对场区机井实施排查维修,相继开展辖区渠道林带清理疏通、环境卫生整治等,全面拉开了今年春播春灌的帷幕。
甘肃农垦黄羊河农场加快农田设施改造。凉州区调蓄工程项目黄羊河农场片区万立方米蓄水池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紧锣密鼓开展铺管工程。管道连接一分场、二分场、五分场等单位的农业灌溉系统,为该区域2万亩大条田进行调蓄补充灌溉。
黄羊河农场实施蓄水池主体工程。甘肃农垦集团黄羊河农场供图
农以水为命。年,甘肃纳入全国改造规划的16处中型灌区全部完成,完成投资3.83亿元;6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改造项目完成投资5.81亿元。省水利厅加强大中型灌区灌溉调度,累计灌溉面积万亩,为全省粮食安全提供了水资源保障。今年,我省深入实施水利“四抓一打通”,完善引洮、景电、引大等大型水利工程输水配套,继续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朝霞
原标题:《奏响春天的序曲——甘肃省春耕备耕工作掠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