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newslist_8_1.html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李蔚

方维吾的子女刚刚收到从印刷厂里送出来的《方维吾回忆录》,就递到了父亲的病榻前。“父亲不能说话,但心里明白,手抚着书,眼角溢出了泪珠。”

遗憾的是,对于父亲跌宕起伏,足可以写下数十万字的一生,这本书终究是薄了。方维吾的孩子不是没有遗憾的。

一个多月后,刚过春节没多久,他们来信,“父亲走了!”

“再早一点就好了。家传平台的主理人朱子一说,他还记得,当子女把老人4万字的原稿送到家传编辑部时,方老已经不能说话了。“子女和我们很想为它作一些补充,但老人病重得连书稿都不能亲自审阅了。”

方维吾老人着手写这本回忆录时已经80多岁,因为没有专业人士的帮助,只能概述,很多值得挖掘的历史细节没有被保存下来。

年,21岁的方维吾赴解放区参加工作时的留影

方维吾本姓高,叫高孝涵,方维吾是他参加革命后的名字。方维吾的父亲曾是留日学生,学成归国之后筹建工厂,为中国早期民族化学工业起步做了大量工作。这一生,方维吾奔赴过解放区,考察过苏美,也吃过特定时代下的苦,后来参与研制国产导弹,是发射弹药技术专家。

高孝涵与家人拍的全家福 摄于年

年,方维吾赴美考察

他的一生,不论是于家庭、与社会,都是宝贵的历史见证。“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被记录,换言之,我们想帮助每个家庭都留下家风、家训、家传,那份传承不应断裂。”朱子一说。

为平凡人立传,为平凡家庭立家传,这一想法的缘起要倒溯到年。当时,朱子一在某活动中,遇见一位同行,她说自己人到中年,才意识到自己连父亲的出生地都不知道,后悔不迭。

于是,依据有限的线索,朱子一帮助她一起寻找,最后找到了父亲的老家,甘肃徽县下的一个小村庄。

“一个人找不到自己出处的那种感觉,这是一种灵魂漂泊无依的感觉”,朱子一感慨之下,动念开始写自家的家传,生怕有一天,自己的下一代也“只能从远逝的时光里检选出来一些零碎残缺,极力拼凑编织成一张单薄的网,延展出家族的生命轨迹。”

而他也意识到,能够有机会被写下来的人,不及万分之一。绝大多数的人,就像没有来过人世一样,一点痕迹都没留下,就如过眼烟云般消失了。

“这个是没法埋怨子女的,人的眼光是投向未来的,不到一定年纪,是不会察觉要回看来时的路。”朱子一说,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平台,能让平凡家庭也可以留下传记,记录永远保留,后人随时查询,“不让子欲记而忆不在的遗憾发生”。

平台建立始于年阳春三月。上线两年,目前已完成上百本的传记写作,立传的对象以浙江、上海、湖南居多,北京、四川、山东也有。

部分家传自印本图片

家传,家庭传记。不同于家谱,族繁不及备载,既便是家族中“有出息的”,也不外乎多占几行字或一页纸;而厚不过页的家传家史,只在乎记录平凡人的个人史,打造每个人的记忆博物馆,为每个家庭留下珍贵的历史记忆。

《日贵与翠华》封面

年时,唐日贵与顾翠华的结婚照

就像手中的这本《日贵与翠华》,讲述的是杭州一个普通家庭一对父母最平实的一生。父亲唐日贵是铁路工人,母亲顾翠华是小学教师。在小儿子唐泽文看来,这样的家庭组合在那个年代稀松平常,“但慈父严母的角色,和多数家庭还是不太一样……争吵声和絮叨声是我成长岁月的日常……很多次,我都有过离家出走的想法。”

曾经的暴躁少年,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检点平生,父母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了我,也影响了我的下一代,他们的优点和缺点,都在我和我的孩子身上有所体现。”

“所以,我想在父母即将老去的时候,以这样的方式,留下一个文本,作为纪念。”唐泽文早早就有此想法,没想到最后的成书还是有点抢救的味道——

“阿爸瘫痪了,从旧年九月份开始,他突然就不会走路了……每次我去看他,说话的辰光,他都听得懂,就是不喜欢来搭腔……”

还好五六年前,唐泽文曾做了一些采访,闲聊中,记下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父亲本来就话少,后来又有了一点老年痴呆症状,有些往事要我提醒,他才记得起来。”

夫妇俩相处的日常模式   唐泽文摄于年

成书后的《日贵与翠华》,内容四六开,唐日贵占四,顾翠华占六。

这是一对“冰与火”的组合,在那个“煽风点火”的年代,顾翠华是全身投入的浙江省小学教师“联总”总指挥,唐日贵是“司令”背后的沉默男人,行而不言,始终把家和儿子放在最重要位置。

年轻时的顾翠华

“父亲秉性忠厚,以至于甚至有些懦弱,几乎是所有熟人眼中的老好人。母亲则相反……她如同一只容易发怒的母鸡,随时准备着战斗,包括他的丈夫和两个孩子。时至今日,虽然彼此都有和解的愿望,但仍然会有互怼的场面,或者这么多年来,大家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沟通方式。”小儿子在这本家传的序言这样写道。

家传的编撰者也采访了唐家的两个儿子,对于母亲的一生,两个儿子认为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说这话并非不孝,而是反思人生该怎样度过,究竟该怎么样培养后代。

读下来,这本传记里没有什么美誉之言,也无为亲者讳的疑虑,秉笔直书,只在乎记录历史的责任感。

“片语只言,也有启示”。唐泽文说,这是我女儿说的,她看得很仔细,就像在听爷爷奶奶讲故事。

清明时节雨,眼看要到了。

叶晓静早已约好家人,家人习惯清明前几天去扫墓,带去的除了鲜花、供品,还有父亲的传记。

叶家子女为父亲所出的个人传记自印本封面

父亲早逝。早在上世纪70年代,叶晓静的父亲叶士杰在春节值班时抢救烧伤的工人,本就虚弱的身体因受伤而去世,当时还不到50岁。

叶士杰出身于一个资本家家庭,曾是一枚热血的革命青年,早早就入了党,后来成为杭州城里的一名干部。他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也有写自传的夙愿,留下了丰厚的图片文字资料。

只是,彼时尚且年少的叶家三儿一女,还在为当下的生存而努力,根本无力整理父亲的遗物。

叶家全家福,从左到右依次为:女儿叶晓静、叶士杰(传主)、次子叶润新、长子叶启新、妻子李招娣

退休后,叶晓静从弟弟叶润新处得知,父亲的日记、自传他一直保存得很完好,有一大箱。叶润新还经常翻看,觉得很有价值。兄弟姐妹一讨论,是不是该帮父亲完成遗愿。

通过家传平台,时隔近半个世纪后,这一箱旧日记终于变成了一部家族百年史,里面呈现了叶士杰的一生。

叶士杰的手稿

叶晓静与兄弟捧着新书时,手都有些微颤。父亲忌日那一天,每一位拿到这本书的亲朋好友,都有些激动,“不容易啊,你们的爸爸应该很高兴。”

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本传记是一定要拿去坟前,给爸爸看一看的,念叨一下我们是怎么帮他整理完成这本传记的。”叶晓静说。

年,叶士杰带着长子启新和女儿小静在杭州岳庙游玩

叶士杰有长年写日记的习惯,也有给自己写自传的夙愿,但是我们身边绝大多数的人并没有一样的习惯和愿望。

朱子一说,很多退休老人以为自己一生没啥故事好讲,不过在听了别人的故事之后非常激动,一回顾,发现自己也是经历了大时代的人。而那些碎片化的记忆,经过整理和发掘,老人会发现,自己的一生是可以梳理的,也是有价值的,这些可以丰富家族的记忆,也成为大时代下最鲜活的细节。

譬如郑家,原本老爷子也认为一生平凡,不值一叙,写传记没必要……

奔五的郑庆星,点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