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年9月17日,红二方面军进入徽县境内,10月7日离境,在徽县境内休整活动21天。期间,部队广泛开展地方工作,建立临时革命根据地,成立了县、区、乡镇苏维埃政府及工农红军抗日游击队、回民自治委员会和区域性的抗日反蒋委员会,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

徽县:红二方面军休整扩红再“加油”

徽县嘉陵镇稻坪村。年9月贺炳炎率六师师部和十六团,在稻坪村休整,并安排伤员养伤。近年来,该村以传统村落保护传承为依托,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年该村还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记者冉创昌摄

记者王芳马海涛王坤

初冬时节,晨光初煦,轻风微寒。徽县政府大楼前的文庙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三三两两的太极拳习练者,相互切磋、交流……

不远处,有着上百年历史的文庙以其独特的身姿屹立,带着岁月的斑驳,印刻着那个惊天动地的历史瞬间。

“红二方面军是年9月18日到达徽县县城的。”徽县党史办主任刘利君告诉记者,当时,红二方面军十八师由韩湾南下到达徽县城,击溃县保安队,县长赵宝箴带领其他政府官员及保安队等逃跑。

随后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进驻徽县。进城后,红军当即在街上醒目地贴出了署名为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张国焘的《中国抗日红军总司令部布告》以及一些宣传标语,并在回民聚居的东关、东河一带,公开向群众阐明红军不歧视少数民族,中华民族一律平等的立场……一时间,红军宣传发动群众,遵纪爱民的活动率先在城区及回民聚居区开展起来。

与此同时,驻扎在城郊或乡镇的红军战士,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访贫问苦,激发群众的革命热情,红军很快与当地群众打成了一片。

红军尊俗爱民的模范行动,联合一切劳苦百姓抗日反蒋的革命主张,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纷纷交口称赞:“红军真是救苦救难的仁义之师啊!”“红军是咱穷人的军队!”这些话迅速在徽县群众中流传开来。

民间流传的佳话,让逃匿出走的部分徽县群众陆续返家团聚,继而又涌向红军驻地,送菜送面,解决红军战士的生活需要。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徽县民众以各种形式,筹集粮食50多万斤,白银余两,银元数万枚,棉布余尺,衣物多件(套),猪、羊各多头。募捐和筹措的物资部分散发给极度贫困的群众,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另一部分留作军用。同时又购买了大量的棉布、棉花、针线以及药品等行军必备物品。

“红二方面军在徽县活动范围广,遍及全县所有乡镇,这在红军长征史上是少有的。”刘利君说。

随着群众日渐觉醒,军民关系日趋融洽。总部随军剧团在文庙院内搭起戏台,演剧3日,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号召群众行动起来,参加红军,组织抗日游击队,成立苏维埃政府。

“当时总指挥贺龙,在了解县城群众多年吃水困难的问题后,亲自安排人员在县城南门外开泉挖井,解决了群众多年来吃咸水、河水的问题。”刘利君说,现在当地流传的歌谣“贺龙来了水变甜,穷人个个喜连天。吃水不忘挖井人,要把美名万代传。”就是最好的佐证。

徽县休整的21天,使红军指战员恢复了体质,补充了物资,更换了着装,部队面貌为之一新。值得一提的是,还为部队补充了多名新战士,壮大了红军队伍。

“在徽县的休整、‘加油’,为红二方面军走完长征的最后阶段,争取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创造了极为重要的条件。”刘利君说。

浓浓的红色情怀,令尘封的往事一幕幕鲜活起来。特别是步入徽成两康战役纪念馆,馆中陈列的那一件件革命纪念物,无声地诉说着与那段峥嵘岁月有关的故事。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徽县大地上,昔日创建甘陕临时革命根据地,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波澜壮阔。今天,在打赢脱贫攻坚战、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长征路上,一派生机盎然。

——紧盯贫困村路、水、电、房和环境改善等民生实事,集中开展安全饮水、安全住房、建制村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县个自然村全部通动力电,个行政村道路通畅率、全县饮水安全农户比例、全县贫困村通宽带网络覆盖率均达到%;

——创新实施“带动百千万”产业扶贫工程,培育“一村一品”和“一乡一业”的特色产业,做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确保了贫困户的持续稳定脱贫。全县共有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分红,分红总额万元。其中,贫困户分红.5万元,村集体分红万元;

——按照“一乡一景”“一村一品”的要求,整合旅游资源,强化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融合,发展田园综合体、民俗体验、生态采摘,有力地助推了乡村旅游发展;

……

今年,徽县脱贫“摘帽”了,历史性地告别绝对贫困。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初冬的徽县,静谧美丽。峰峦重重的群山,收纳了层层叠叠的光阴,80多年的时间仿佛凝滞在这静静伫立的群山之中。

长征精神曾经在这儿,也将永远在这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