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走进秘境碧玉关探源天水(甜水)湖流变》)
张筱图/文
对碧玉关向往已久,是因与碧玉关旅游开发团队有缘,早在年的夏天,就有幸漫步在碧玉关,踏斟过芳草凄凄碧水依依的天水(甜水)湖。
尔后又分别在不同的季节来过两次,“八千年的李家坪(遗址),三千年的碧玉关”已成为记忆中不可抹去的历史文化符号。在这走马观花般的多次采风中,对碧玉关与天水(甜水)湖的历史与传说,渐渐变得耳熟能详。
年最后的日子,在碧玉关历史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芳全带领下,我们考察队一行三人再次来到碧玉关,对位于通渭县碧玉镇的天水(甜水)湖-郭家岔村(段)进行了一次全面考察。
碧玉镇历史悠久,从碧玉村李家坪遗址发掘的出土文物及史籍看,伏羲后裔古人类很早即在此一带生息,其地牛谷河北崖、牛洛河以东、雷岔河以西、王岔河以南的开阔区域筑有几城,刀斧剁成,悬于峭壁,形成关口,有一夫把关、万夫莫开之险;自周以来羌戎即据其地。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年)置陇西郡,辖襄戎邑。虽属秦辖。至汉武帝元鼎三年(前年)为汉所平,襄戎国殁,平襄县和天水郡立。此前襄戎邑据天险之要,练精兵之术,与秦汉多有交锋,均为所胜。当地盛传有国王女碧玉督战守关,智武曾称雄一时,后封碧玉为公主,褒其品节如玉之纯坚也。“碧玉”地名由此而来。
碧玉镇历史悠久,从碧玉村李家坪遗址发掘的出土文物及史籍看,伏羲后裔古人类很早即在此一带生息,其地牛谷河北崖、牛洛河以东、雷岔河以西、王岔河以南的开阔区域筑有几城,刀斧剁成,悬于峭壁,形成关口,有一夫把关、万夫莫开之险;自周以来羌戎即据其地。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年)置陇西郡,辖襄戎邑。虽属秦辖。至汉武帝元鼎三年(前年)为汉所平,襄戎国殁,平襄县和天水郡立。此前襄戎邑据天险之要,练精兵之术,与秦汉多有交锋,均为所胜。当地盛传有国王女碧玉督战守关,智武曾称雄一时,后封碧玉为公主,褒其品节如玉之纯坚也。“碧玉”地名由此而来。
我们选取的切入点是梅花山南侧。我们带着测量仪器和工具,从碧玉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区前直行约五十米,就到了沟壑边缘。我们测量了从边缘到沟底的距离,垂直高度在百米以上。顺着枯黄的草坡,我们选择之字行路线直下到沟壑底部。此处溪宽大约六米,由于冬天值枯水时节,溪中间宽约三米的地方是冰层,往外是积雪掩压着的枯草;现往外是陡直的土壁。在断崖残壁上,考察队找到了田螺;在断流后裸露的河床上,也找到了几枚贝壳类生物螺丝。
在这个地方,小溪拐了一个九十度的大弯,溪水是往右的流向,往下两公里处是取水口,朝这个方向,溪水冰冻封底,不容易找到河床沉积物。于是我们往左前行数米,在拐弯处,从北边的豁口,我们找到了第一处地下源头,水涓涓不断从崖壁底部缝隙中涌出,流向小溪。我们测量了流量、流速,开始拐向上游方向。
再往上,从冰冻结的样貌看,溪水明显变小。约前行五十米后,我们找到了第二处源头,这眼小泉就在溪边,直径50公分,浅浅的泉中有五个泉眼不断往外冒水,这一发现令我们惊喜。沟壑时窄时宽,我们边走边进行测量、纪录,沟两边虽然野草枯黄,但仍然能分辨出出来,有茜草、麦冬、野棉花、水芹、黄蒿,最多的是则是沟壑溪侧遍地生长的艾草。又前行了二十分钟后,我们又发现一眼泉,与上一眼不同的是,它要大要深一些,也有几个泉眼不断喷水,在观察时,我们意外地发现了泉底藏匿的青蛙,取一截枯草杆一撩拨,它便动了起来,这一动不要紧,紧接着又一只从泉边枯草中窜了出来。联想到通渭多处有温泉,于此,我们倒是不惊,用手测了一下泉水,真的有一丝温和感觉。我们在此逗留片刻,拍摄照片和视频,并取名为“蛙泉”。在这百虫蜇伏冬眠时,遇见这两只青蛙,让我们兴奋了一路。
小溪在拐了几拐之后,变得开阔起来,这里更像是一个洄水湾,枯黄的苇草在正午暖阳中摇曳着,与滩涂上光秃秃的几株柳树相映成趣,高处的村舍依稀可见,在这个少雨干旱地域,这是多么难得的风景!令人雀跃不已的是,在溪的尽头,我们与一大片蒲草相遇,这种植物,正是水生植物。从另一个角度,也证明了此处的水系发达。
通渭县碧玉关城南七里有甜水湖,在清人顾祖禹的《读史书舆纪要》卷59记载:“天水湖,在州南七里。《秦州记》郡前有湖,冬夏无增减,故有天水之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上)曰:“五城相连,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故汉武帝元鼎三年,改为天水郡。”又见:《通渭县新志》补遗记载:“汉平襄古城旧志无考,相传在县东三十里即今碧玉镇。”(见《通渭县新志》页,通渭县知县何大璋在清乾隆二十六年所著)。
约两个小时的实地查勘,我们发展现但凡是渗水处或泉边,它们紧靠着的崖是红砂崖,这与大面积的黄土断崖形成了鲜明对比。关于天水(甜水)湖地质考察,还有待专业人士做进一步勘探、研究、论证。此处暂无结论。
这次对天水(甜水)湖进行的人文考察,无论从河床沉积物,还是植物、水源,都证实了这一古老湖泊的存在。再从至今还在沿用的几个古地名:小湾、大湾、漩涡哈、取水口……便可知此地曾经是一片泽国。
虽然天水(甜水)湖在流经数千年后它的样貌早不是远古的样子,但从地形地貌特征推断,在远古,天水湖(甜水湖)无疑是一个水波浩渺、碧草连天,水肥草美、禾沗丰饶,宜于人居和囤兵的好地方。
沉寂在白雪与疏林中
有一簇簇鲜亮的橙红
我秋天经过时它们是那么饱满
此行看见了它们冻皱的颜面
庚子冬月,二九第一天
阳光下仍然是零下十二度低温
在这丛沙棘果前
我默立,凝睇
迟疑片刻后我拍下一張照片
这是过路者的注脚
是天地万物恒久的代言
再坚持一些在枝头在寒风中高蹈的日子
我拍摄的另一组照片
背景广袤,苍黄起伏延至天边
在这厚土之上蓝天之下
我捜寻那个湖与其古老的传说
我盯着山坳平仄错落的瓦房
把自己站成一座古堡
雪白,棘果红,山林是银色
在黄土挤压堆垒的高原
七里甜水湖的裂隙是苍厚的黛黑
仿佛俯伏在黄土高原的游龙
突然风吹来,我恍如一枚沙棘
携带肉身的灵魂飞过远山
·12·30通渭
{作者简介}
張筱独立作家
本名張志明,生于年,甘肃徽县人,曾暑名九米斋主、半破居士、自号惟微居士等。半生涉足各类体裁写作尝试,尤以散文诗知名,并创作了以“素园”为文化精神符号、为审美自觉的诸多诗歌作品,并多次获奖。
出版纸书:《漂泊之魂》(散文诗集);《青春行旅》(散文集);《时空造影》(散文诗集);《素·诗》(散文诗集)等六种。
先后出席由《散文诗》杂志举办的第六届、第十届、第二十届全国散文诗笔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