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微信群 http://nvrenjkw.com/nxzx/4234.html

徽县,地处西秦岭南麓,嘉陵江上游的徽成盆地,境内气候温润、山水秀丽,既有北国之雄,又有南国之秀,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多年前,时任徽县知县张伯魁将徽县境内的秀美景色概括为著名的“徽州十二景”,时至今日,“徽州十二景”中部分景色由于沧海桑田的变化已不复存在。思过往之悠情,赏今日之风景,多年前张伯魁笔下的“徽州十二景”在当今摄影师镜头下更加旖旎多姿、引人入胜。

配图摄影:张承荣苏凯辉

徽州十二景

清·张伯魁

1、嘉陵春涨2、昧谷朝霞

3、仙关雪霁4、文池秋色

5、川岸柳莺6、凤堂烟雨

7、银桩夕照8、峡口喷珠

9、龙洞飞英10、铁山樵唱

11、时春观禾12、荷池挹露

张伯魁,进士出身。清嘉庆七年(年)任徽县知县,在徽任职达八年之久。在徽任职时,组织人力补筑城墙、重修书院等,其最大贡献在于组织重修了《徽县志》,为徽县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为后人了解和研究徽县提供了大量信息。

嘉陵春涨

三月桃花水,川江汹涌时。

岩潭一洗削,洞壑漭推移。

造化应遗恨,经营益设奇。

惊涛驰万状,惨淡欲何为?

注:川江:即今嘉陵江。

昧谷朝霞

日出朝阳顶,沧州溯更遥。

岚光近昧谷,蓬岛远扶摇。

客路寒山绕,离情浊酒浇。

此间幽意足,壮志漫题桥。

注:昧谷,又名隅谷、蒙谷、虞渊、咸池。今名元观峡。峡中有一深潭又名黑龙潭。也即今栗亭兑山(朝阳山)峡谷,其五峰突兀入云,日出时红霞建标,远浮蓬岛,近接岚光。

仙关雪霁

雪霁非颜霁,晴峰是黛峰。

松深驻去鹤,关峻栖飞龙。

健骨何如此,仙风将往从。

一官能解意,到处有奇峰。

文池秋色

滟潋千倾碧,山光一色浮。

闲花城外路,残月笛中秋。

露冷飞黄叶,风微下白鸥。

红菱无采女,疑此即灵湫。

注:文池:即今大河乡文家池,在徽县城西二十里山梁上,是个古老的火山湖,约四十余亩水面,相传乃神移太白灵湫于此,池中芰荷繁盛,菱香鱼肥,波光粼粼,云月隐影。

川岸柳莺

附郭好风景,春锄雨一犁。

川分上中下,水派北东西。

隔岸莺声老,穿花蝶舞低。

垂杨与垂柳,相对绿初齐。

注:川岸柳莺,指今徽县城下的平川。旧称徽城位居三川,南五里(今县城至牟坝)为下川,北十里(县城至银杏树)为中川,北二十里(银杏树至峡门)为上川。三川阡陌纵横,碧柳成荫。春天绿风盈野,莺唱鸟鸣,恰似一幅桃园仙景图。

凤堂烟雨

郭西传凤谷,淡月散虚庭。

雨起山河影,云蒸草木形。

桑麻四邻火,槐柳数群萤。

却想桃源路,家家岚气青。

注:凤堂烟雨,在城西凤山南麓。宋开宝(--)中,于此建兴善禅院。绍兴初,吴玠余故址重修。明嘉靖间,郭从道捐资修缮,并改名凤堂,为文人聚会题诗咏对的场所。清嘉庆八年张伯魁捐资修葺。今为徽县党校所在地。

银桩夕照

水气融兹峡,天光一色银。

千峰秋日影,万古雪霜身。

乱石和烟立,寒风借月邻。

溪山深处坐,豺虎亦调驯。

注:即今柳林镇江口附近,山石壁立万仞,宛若一柱擎天,落日照映,若银光闪烁,其旁有洞名滴水泉。宋淳化间有野叟赞滴水泉诗:“摘花笺渔父,披蓑把钓竿。”

峡口喷珠

不是龙渊瀑,杨枝滴滴中。

徐行无曲折,独立仰虚空。

俊鹘霑身小,潜蛟用力同。

稽迟一疏快,白发洒天风。

注:即今银杏树乡峡门村。入峡峭崖绝壁,森林茂密,龙洞悬瀑,即使晴天入峡,树枝水滴淅沥如露喷珠。

龙洞飞英

龙洞飞流下,垂虹夕照生。

山鸣喧暗谷,雨散喜春晴。

百里惊雷震,终宵泻月明。

无音寻陆羽,孤负品泉情。

注:即今银杏峡门古道中,其洞有泉从高空泻下,经树枝拦切,宛如雨从天降。

铁山樵唱

危然一峰立,暝色赴山阿。

民物疮痍释,乾坤悔吝磨。

太平人引领,方幅士盈科。

樵采云中路,风高赓唱和。

时春观禾

避署时春阁,惊秋积雨中。

身高随地见,树断与江通。

难犬深无野,衣冠散爱风。

圣朝耕稼重,乐岁我民同。

注:时春阁(确切位置今人有待考证),每到麦黄待收时节,登临时春阁居高眺望,但见三川麦黄柳绿,一望无垠。

荷池挹露

挹露宜初夏,嘤嘤黄鸟闻。

青林如欲皱,绿水不胜纹。

柳蕊新含雨,蓬心未辟云。

桃花曾不种,非是绝人群。

注:河池即坊育池,在徽县城北,明嘉靖知州舒良材创建。四周植花种柳,池中建有水月亭。二十世纪70年代之前的徽县历史上,徽县城周边有许多荷花池塘,夏秋季节荷花盛开,清晨与雨后的荷叶上露珠滚滚,历来有文人雅士以挹取荷叶上的露珠烹茶为乐事,故而此情此景自明代嘉靖年间的《徽郡志》上就被文人誉为徽州八景之一。清代嘉庆年间,徽州八景又被扩展为十二景。年赵钟灵纂写的《徽县新志》记载“荷池挹露:城西隅池塘十亩,沿堤垂柳阴翳,植以荷花,蹄尾动数十,游者流殇挈榼,往往戴月而归。”

说明:“徽州十二景”为清代徽县境内主要景观,因年代久远,今夕变化较大,部分景观已不复存在,故文中“十二景”部分配图为徽县现有景观!

部分文字来源于《徽县史话》

来源:陇南徽县政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0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