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赋得古原草送别》说赋得体诗
◎南郭居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出自《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的成名作,在其诗歌生涯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该诗标题另外也被简称为《草》,前四句通过写“草”,歌颂了野草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全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了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该诗作于唐德宗贞元二年(年)、三年(年)间,是白居易少年时准备应试的试帖诗习作。十六岁时,白居易参加科场应考,按照要求和规矩,限定了诗歌的题目和范围,这样的应试诗在标题前都要加上“赋得”二字。因此这首诗的主题就是古原草送别。
试贴诗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种诗体,常用于科举考试。是士子应试时所作的命题诗,也称省试诗、省题诗等。廷试,如皇帝命题,也就成应制诗。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以题前常冠以“赋得”二字得名,也叫“赋得体”。起源于唐代,多为五言六韵或八韵排律,受“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题目范围与用韵,原均较宽,唐玄宗开元时始规定韵脚。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十八《进士故实》:“唐进士初止试策。调露中,始试帖经,经通,试杂文,谓有韵律之文,即诗赋也。”
赋得体诗是一类按来源进行分类的诗体,因此不完全等同于应制诗或试贴诗。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后来发展到科举时代的“试帖诗”,以及应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再发展到即景赋诗者亦往往以“赋得”为题。最早的赋得体诗产生于南北朝的梁代,最早的一首赋得体诗是萧推的《赋得翠石应令诗》,是一首咏物诗。因此我们把赋得体诗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南朝梁元帝即已有《赋得兰泽多芳草》一诗。第二类即科举时代之“试帖诗”,因诗题多取成句,故题前均冠以“赋得”二字。第三类也应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
白居易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平起格式的五言律诗,押“八庚”韵。全诗章法严谨,用句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乃“赋得体”中的绝唱。下面对该诗逐联解析。
首联,“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古老的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青草,秋去春来年年岁岁枯了又旺。上句紧扣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表现春草的茂盛。下句用两个“一”字强调了事物的循环往复,揭示着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
颔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无情的野火烧不尽古原上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油油一派生机勃发景象,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给人鼓舞和力量。颔联要求必须对仗,“野火”对“春风”,“烧不尽”对“吹又生”,非常工整。
颈联,“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野草野花的馨香弥漫浸没了古道,阳光下这蔓延的翠绿连接着远处荒城。“古道”和“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行的处所。颈联也要求必须对仗,“远芳”对“晴翠”,“侵”对“接”,“古道”对“荒城”,皆为工对。
尾联,“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又送远方友人踏上这古老的驿道,满怀离别之情就像这无边萋萋芳草一样浓深。王孙本指贵族后代,但古时亦用来尊称一般青年男子、隐居的人、朋友以及对人的尊称。也有学者分析“王孙”借自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是说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故泛指行者。
《草》本来只是少年白居易练习应试的习作,但因全诗措辞自然流畅而又工整,且融入了深切的生活感受,从看似平凡的自然规律中发掘蕴含着的深刻的生命哲理,于写景中阐释生生不息的生命思考,字字含真情,句句有余味,得体而又别具一格,因此便成了他的成名作,也成为赋得体诗的千古绝唱。
据唐张固《幽闲鼓吹》载: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顾著作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咸阳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即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延誉,声名大振。
这段话翻译过来很有意思:作者初进京城,携诗拜访当时的名士顾况。顾况借“居易”之名打趣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看似打趣,其实也有言外之意,意思京城是不好混饭吃的。待读其诗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大为赞赏道:“道得个语,居即易矣!”该诗从此得到广泛赞誉而一发不可收拾。
不过再好的诗也会有不同看法,《草》也没有例外,清代顾安的《唐律消夏录》对其评道:“三、四的是佳句,但“一岁一枯荣”虽是起下,而语太显露,遂使下句意味不全。五、六虽分“古道”、“荒城”,而用意实是合掌。结句呆用王孙,更庸弱。香山诸体颇称大手笔,此作独枯率窄狭,不能展动,得非以好句累之乎?”当然对于此评笔者建议仅作为文献参考。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公元年生于河南新郑,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自古以来产生过大量的赋得体诗,历代流传下来的有二千多首,但其兴盛时期是在唐代,留有近三百首。清代自乾隆朝开始,恢复试帖诗这一考试项目,但在形式上有了一定的限制,其中最重要的是将它八股化了。
唐代除《赋得古原草送别》,王维的《赋得清如玉壶冰》也是著名的代表作品,全诗如下:
赋得清如玉壶冰
[唐]王维
玉壶何用好,偏许素冰居。
未共销丹日,还同照绮疏。
抱明中不隐,含净外疑虚。
气似庭霜积,光言砌月馀。
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
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此诗为唐玄宗开元七年王维在长安应京兆府试时所作,当时作者十九岁。《文苑英华》卷一八六编入“省试”诗。“清如玉壶冰”是京兆府试试题。
其他有影响的赋得体诗试帖诗还有《赋得暮雨送李胄》(唐·韦应物)、《省试湘灵鼓瑟》(唐·钱起)、《赋得秋日悬清光》(唐·王维)、《赋得竹箭有筠》(唐·张仲方)等。
讲这些诗体是不是有点枯燥呢?下面再欣赏一首晚唐女诗人鱼玄机的诗,鱼玄机的传奇故事想必许多人都知道吧,她是一个不见正史,却尽得风流的古代女才人。
赋得江边柳
[唐]鱼玄机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这首以江边柳为题的诗写得非常好,不亏为才女所作,只是限于篇幅不再做解析了。
以上例子中都是五言诗,但并不是说赋得体诗就没有其它诗体方式,其实还存有七言及杂体诗,只是五言诗占了绝大多数而已,仅此作以说明。
作者简介:
南郭居士,本名郭军,67年生人,陇南市武都工作,籍贯甘肃徽县。有近千篇文学作品在各类报刊书籍发表。著有《南郭词文》,并获第三届“中国金融文学奖”诗歌提名奖。合编有《雪藻兰襟精华诗词》、《清韵十二家》、《临屏精华诗词赏析》、《陇南青年文学年度诗歌精选-》等诗词选集。曾发起创建枫叶文学社并出期刊《枫叶》。撰写数十篇诗词理论方面的文章。获“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现代诗入围奖。作品入编第四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被全国诗词家神州行组委会授予“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诗词家”及“新时代诗书人家”称号。系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金融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暹华文化研究院会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中华文化旅游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武都区作协理事、区诗词学会副会长,陇南市诗词学会副秘书长,《陇南诗词》编审,《炎黄诗词》总编,《成州文学》顾问,雪藻兰襟诗词编审。原精品文化论坛总编,原《中国诗歌报》诗词创研中心副主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776.html